[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张紧结构的碳毡弯卷设备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90151.4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范世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23/26 |
| 代理公司: | 11435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申绍中 |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卷 碳毡 承载盒 支撑杆 底板 锁紧装置 弯卷设备 张紧结构 上端 安装块 收卷辊 侧壁 垫板 转轴 褶皱 转动连接 松紧度 缠绕 进度 贯穿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张紧结构的碳毡弯卷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垫板,两个垫板的上端均固定有承载盒,两个承载盒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贯穿设有支撑杆,所述承载盒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和支撑杆连接,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的一端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缠绕有碳毡本体;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张紧结构的碳毡弯卷设备的实现方法。本发明能根据需要调节收卷的松紧度,避免了在收卷时造成碳毡出现褶皱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收卷的效率,同时还实现了在没有电的情况下,能正常对碳毡进行收卷的功能,保证了收卷的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毡弯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张紧结构的碳毡弯卷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碳毡是经碳纤维进行加工制成的一种铲平,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目前,碳毡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碳毡进行收卷,现有的收卷设备都是将碳毡的一端缠绕在收卷辊上,通过收卷辊的转动进行收卷,但是,这种收卷方式,无法根据需要调节收卷的松紧度,容易出现褶皱,而且目前的收卷设备都是通过电能提供动力,但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现有的收卷设备无法进行正常收卷,降低了生产效率,无法保证正常生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张紧结构的碳毡弯卷设备及其实现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张紧结构的碳毡弯卷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张紧结构的碳毡弯卷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垫板,两个垫板的上端均固定有承载盒,两个承载盒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贯穿设有支撑杆,所述承载盒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和支撑杆连接,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的一端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缠绕有碳毡本体,所述底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两侧均固定有竖板,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转动机构,两个竖板内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和两个调节机构相互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可以带动调节机构上下移动,两个调节机构上共同设有收紧辊,所述碳毡本体的一端抵触在收紧辊上。
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贯穿设置在承载盒一端侧壁上的插杆,所述承载盒上设有插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侧壁上沿垂直方向等间距设有两个以上的盲孔,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插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腔内底部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有电机安装基座,所述电机安装基座的上端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套装有第三齿轮,所述安装盒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板,其中一个安装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该安装板并延伸至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摇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安装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套装有第二齿轮,所述安装腔内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贯穿开口并延伸至安装腔内,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安装腔内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共同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安装腔内的两侧和两个空腔的一端侧壁上分别贯穿并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在两个轴承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0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