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88552.6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钟;陈健忠;张仕勋;庄圣敬;王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1 | 分类号: | G01R31/01;G01R31/00;G01R1/02;G01R1/04;B07C5/344;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化雨 |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测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容测试系统,包含多个排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路径切换件。每一个排架包含多个夹持部,每一个夹持部用以夹持待测电容。第一输送带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排架,并输送至少一个排架于第一输送路径。第二输送带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排架,用以输送至少一个排架于第二输送路径。路径切换件具有切换位置,当切换位置位于第一输送路径的延伸方向上时,切换位置用以容置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至少一个排架,当切换位置旋转至第二输送路径的延伸方向上时,路径切换件将至少一个排架输送至第二输送路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电容测试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排架装载待测电容的电容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普及。由于每个电子产品中会需要使用数量不一的电容,不可避免地,使得市场对电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中已经推出了大容量的电容,例如超级电容器(electrostat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EDLC或称双层电容器),有各种不同的放电时间与电流大小可供选择。
在超级电容器出厂时,可能会经过反复地测试,来检视超级电容器的可靠度。由于散乱的超级电容器不容易测试,传统的测试系统通常需要有多个夹具,例如先将每个超级电容器夹在一个夹具上,由这些夹具运送着超级电容器到测试站,才有可能进行自动化的测试。于传统的测试系统中,所述多个夹具会被固定设置在同一条链条上,借着拉动链条来带动夹具,以依序地将超级电容器送入不同的测试站。
实务上,用链条带动夹具并不是一个有效率的做法,特别是不同的测试站所需要的测试时间很可能不相同,若将所有的夹具固定设置在同一条链条上,很可能会拖慢了整体检测速度。举例来说,高温测试需要较长的时间加热,而检查超级电容器的引脚可能非常快速,为了让某一部份的超级电容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高温测试,需要让对应的夹具停留在高温测试的测试站中。由于系统不能在此时拉动链条,意味着检查完引脚的超级电容器都处于原地等待状态。此时,因为链条没有移动,使得检测完成的超级电容器无法被移动到出料的站点,空置的夹具也无法被移动到入料的站点,从而不能重新夹取新的超级电容器。
此外,如果发现有夹具损坏,系统必需要暂停链条才能进行夹具的维修,等于所有的超级电容器都处于原地等待状态。显然地,传统的测试系统有非常多的瓶颈点,也不利于快速维修夹具。因此,业界需要一种新的测试系统,可以减少待测电容原地等待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维修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容测试系统,将待测电容放置于排架中,再利用输送带来运送排架。从而,当部分的待测电容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时,其他的待测电容不需要原地等待,可以经由排架继续向前移动。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容测试系统,包含多个排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路径切换件。每一个排架包含多个夹持部,每一个夹持部用以夹持待测电容。第一输送带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排架,并输送至少一个排架于第一输送路径。第二输送带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排架,用以输送至少一个排架于第二输送路径。路径切换件分别连接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路径切换件具有切换位置,当切换位置位于第一输送路径的延伸方向上时,切换位置用以容置第一输送带输送的至少一个排架,当切换位置旋转至第二输送路径的延伸方向上时,路径切换件将至少一个排架输送至第二输送路径。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中可以具有多个第一输送单元,所述多个第一输送单元相邻地排列于第一输送路径中,且每一个第一输送单元由第一皮带驱动并向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此外,第二输送带中可以具有多个第二输送单元,所述多个第二输送单元相邻地排列于第二输送路径中,且每一个第二输送单元由第二皮带驱动并向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而所述多个第一输送单元与所述多个第二输送单元的转动速度相同。另外,前述的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也可以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8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蒸汽吞吐稠油油藏采收率确定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