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热一体供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8276.3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侯磊;卢海勇;殷仁豪;苏琨;张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31304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峰;倪奇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071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冷凝器 散热器 余热 压缩机 蒸发器 输入端连接 冷水机组 热泵机组 节流阀 输出端 供热 供能装置 供热需求 关闭阀门 节能效果 冷热负荷 冷热一体 有效回收 电锅炉 电加热 冷负荷 热负荷 运行时 水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一体供能装置,包括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所述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一、节流阀一、压缩机一和冷凝器一,所述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二、节流阀二、压缩机二和冷凝器二,所述蒸发器一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压缩机一与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水泵和阀门四与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实际运行时,冷热负荷是波动的,当冷负荷需求偏低时,产生的余热不足以满足供热的需求,关闭阀门五,开启阀门六、阀门七和电锅炉,辅以少量电加热满足供热需求,当热负荷需求偏低时,产生的余热大于供热的需求,开启阀门二、阀门四和散热器,由散热器带走部分多余余热,本装置有效回收余热,节能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一体供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冷热负荷的需求越来越大,同区域范围内不同地方同时需要供冷供热越来越多,常规的需要分别配置冷水机组等供冷、燃气锅炉或热泵等供热。然而这种传统供能装置产生大量的低温余热,需要通过冷却塔散去,节能效果不明显。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传统供能装置产生大量的低温余热,需要通过冷却塔散去,节能效果不明显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一体供能装置,包括冷水机组、热泵机组、散热器和电锅炉,所述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一、节流阀一、压缩机一和冷凝器一,所述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二、节流阀二、压缩机二和冷凝器二,所述蒸发器一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压缩机一与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水泵和阀门四与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水泵和阀门三与所述蒸发器二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输出端通过阀门二与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蒸发器二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压缩机二与所述冷凝器二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二的输出端连接有阀门五,且所述冷凝器二的输出端通过阀门六与电锅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锅炉的输出端通过阀门七与所述冷凝器二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凝器二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节流阀二与所述蒸发器二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蒸发器二的输出端通过阀门一与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一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节流阀一与所述蒸发器一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实际运行时,冷热负荷是波动的,当冷负荷需求偏低时,产生的余热不足以满足供热的需求,关闭阀门五,开启阀门六、阀门七和电锅炉,辅以少量电加热满足供热需求,当热负荷需求偏低时,产生的余热大于供热的需求,开启阀门二、阀门四和散热器,由散热器带走部分多余余热,本装置有效回收余热,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发器一、2节流阀一、3压缩机一、4冷凝器一、5阀门一、6水泵、7阀门二、8阀门三、9阀门四、10散热器、11蒸发器二、12节流阀二、13压缩机二、14冷凝器二、15阀门五、16阀门六、17阀门七、18电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冷热一体供能装置,至少包括冷水机组、热泵机组、散热器和电锅炉。
冷水机组至少包括蒸发器一1、节流阀一2、压缩机一3和冷凝器一4。
热泵机组至少包括蒸发器二11、节流阀二12、压缩机二13和冷凝器二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8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