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损伤的可视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7792.4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蓉蓉;严明龙;王君;张宏森;刘琦;刘婧媛;于静;张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1 | 分类号: | G01N2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润滑 注入 多孔 表面 损伤 可视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损伤的可视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水进行染色;雾化染色的水溶液;使染色的小液滴均匀的覆盖在待测的样品表面上;冷冻样品表面;观察并记录液滴颜色发生变化的区域,确定损伤的区域。本发明表面损伤分析方法简单方便、适用性强、无需大型仪器、成本低、可适用于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的损伤的快速和大面积分析,有望成为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损伤的标准化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损伤的可视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损伤的可视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因具有良好的疏液性能和抗压能力,其在自清洁、防雾、抗冰冻、减阻、海洋防污和防腐、微流体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地市场应用前景。但因为这种表面是有微结构表面上填充润滑液组成的,其流体性质会导致润滑液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流失。如果表面上的润滑液流失后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就会极大的损伤该表面的性质,进而极大的缩短了这类表面的使用期限并限制了其应用场景。因此,为保证该类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能涉及的人身安全,对润滑液注入表面进行损伤分析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是极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单方便、适用性强、无需大型仪器、成本低的用于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损伤的可视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润滑液注入多孔表面损伤的可视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水进行染色;
步骤二:雾化染色的水溶液;
步骤三:使染色的小液滴均匀的覆盖在待测的样品表面上;
步骤四:冷冻样品表面;
步骤五:观察并记录液滴颜色发生变化的区域,确定损伤的区域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特征:
1.所述步骤一中水的PH值为2~12,水溶性染料在水中的浓度为0.001%~5%,染色水溶液的温度在0~50℃之间;
2.所述步骤二中雾化时的温度在0~40℃之间,雾化的小液滴的直径在1μm~1mm之间;
3.所述步骤三中液滴对表面进行覆盖的时间为1s~120min,表面上粘附的液滴直径控制在2μm~2mm,粘附在样品表面上的小液滴不聚集成大液珠;
4.所述步骤四中将均匀覆盖有液滴的样品表面放入到冷冻室中,冷冻室设置的温度为0~-30℃,湿度要求为5~60%,冷冻速率为0.1~20℃/min,冷冻室设置的冷冻温度低于损伤区域液滴凝固时需要的温度,并高于未损伤区域液滴凝固时需要的温度,冷冻时间为1min~120min;
5.所述步骤五为表面损伤判断:液滴发生凝固,导致液滴的颜色发生变化,记录颜色发生变化的区域,颜色发生变化或液滴发生凝固的区域为表面损伤的区域;
6.所述步骤一中水溶性染料在水中的浓度为0.01~2.5%;
7.所述步骤三中的小液滴直径为5μm~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展现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大尺寸的样品进行测试,故而无需对应用中的材料进行小尺寸的采样,避免了对应用中的材料表面的进一步破坏,而传统的分析手段,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分析透过率的方法受限于仪器样品台的影响,都需要进行取样,且对样品尺寸也有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应用本发明展现的分析方法可以对正在实际应用中的表面进行测试,这为这类表面的损伤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本方法对于测试表面损伤区域的总用时较短,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整测试,能对多个样品同时进行测试,而且无需采用特殊和专门的仪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极大的加快测试速率,可实现工程化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7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