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87715.9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陈崇斌;谈璐璐;董好志;王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08 | 分类号: | H01Q1/08;H01Q1/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天线 人形 环状 可折展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整体结构设置为环状多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均设置有若干同步驱动机构,每个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滚筒传动装置、径向压紧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并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对应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形成整体支撑框架,便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所述滚筒传动装置、所述径向压紧装置的位置设置;相邻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人形杆连接;本发明解决现有的由刚性铰链和刚性杆构成的可展开机构展开过程中冲击大和质量较重的问题,且可实现环向和纵向同步展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可折展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
背景技术
薄膜天线是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执行卫星功能的重要平台。为了满足卫星通讯需求,薄膜天线不可避免的趋于大型化、复杂化,但在同时它又面临着运载工具的有效空间和运载能力的限制。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可行方法就是采用更好的薄膜天线展开机构形式。
现有的薄膜天线可折展机构一般由刚性铰链和刚性杆构成,该可展开机构展开过程中冲击大和质量较重,不适于大型薄膜天线的展开。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天线人形杆环状可折展机构,整体结构设置为环状多边形,包括上下两层,每一层均设置有若干同步驱动机构,每个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滚筒传动装置、径向压紧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并与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径向压紧装置对应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形成整体支撑框架,便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传动装置、所述滚筒传动装置、所述径向压紧装置的位置设置;相邻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人形杆连接。
较佳的,所述滚筒传动装置包括纵向传动组块和环形传动组块,所述纵向传动组块和所述环形传动组块均配合设置有对应的径向压紧装置和所述辅助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纵向传动组块、所述环形传动组块传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主轴;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上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环形传动组块连接。
较佳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上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四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四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底板上的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纵向形传动组块连接。
较佳的,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顶板、上顶板、挡板、支撑杆;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支撑杆固接在一起,所述滚筒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之间。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上顶板之间固接在一起;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固接在一起;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接在一起。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挡板、所述电机固定板在连接处均设为腰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7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