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86925.6 | 申请日: | 201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9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尉巧珍;陈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威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6;E04F13/2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李科伟 |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保温 装饰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多块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1)和砂浆层(2),所述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1)的上、下侧面均设有V型槽(8),所述相邻的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1)间隔预设距离组合形成第一槽口(6),所述第一槽口(6)由左部槽口(9)和右部槽口(10)组成,所述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左部槽口内的支撑结构(5)和现浇支撑部件(4),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支撑板(12)、两个锚栓和两个用于固定支撑板的第一螺母(13),所述现浇支撑部件(4)为填充在安装支撑结构后的左部槽口内的现浇材料固化而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保温与装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由粘结层、保温装饰板、锚固件、耐候胶等组成,是置于建筑物墙体的基层外表面的保温及装饰系统,一次施工可起到保温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并且,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的大部分工序都是在工厂机械化制作完成的,大幅减少了工地施工的工序,缩短了工期,提升了工程质量,且装饰效果极佳,因此,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是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的其中一种产品,它是经1200°C高温一次性烧结膨胀而成的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轻质板状陶瓷制品,该板材饰面层与保温层一次高温烧结而成,饰面效果丰富,具有导热系数低、装饰效果好、施工安装简便、产品性价比高、应用领域广泛、与建筑物同寿命等特点。
现有技术中,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主要采用粘结和锚固相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外墙上,即在用粘结剂进行粘结固定的同时还采用锚固件进行固定,具体采用锚固件卡住保温装饰成品板的饰面板,将保温装饰成品板牢固地固定在墙体上,但由于发泡陶瓷保温板属于脆性材料,无法在板面直接用自攻螺丝与钢构架或墙面连接,目前多大企业采用在发泡陶瓷保温板侧面安装专用锚固件将发泡陶瓷保温板固定在墙体上,具体为锚固件一端通过锚栓固定在墙体上,另一端通过齿状插接部插入发泡陶瓷保温装饰板中,该技术虽然较好地将发泡陶瓷保温板固定在墙体上,但由于齿状插接部插入板内部,极易导致插入部位破坏,从而导致发泡陶瓷保温板长期使用后容易从墙体脱落。此外,在遇到极端气候时,插入板内部的齿状插接部与发泡陶瓷保温板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应力变形不同,使齿状插接部插入的区域会进一步破坏,从而导致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可使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在内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牢固地固定在墙体上,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安全性能。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多块等间距安装在墙体上的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和砂浆层,所述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的上、下侧面均设有V型槽,所述相邻的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间隔预设距离组合形成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由左部槽口和右部槽口组成,所述建筑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左部槽口内的支撑结构和用于固定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的现浇支撑部件,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两个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的锚栓和两个用于固定支撑板的第一螺母,所述现浇支撑部件为填充在安装支撑结构后的左部槽口内的现浇材料固化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锚栓至少包括锚栓头部,所述锚栓头部设置在第一槽口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大于锚栓头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长形孔。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威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荣成市威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6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