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86206.4 | 申请日: | 201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8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素荣 |
| 主分类号: | B01D33/067 | 分类号: | B01D33/067;B01D33/11;B01D33/74;B01D33/76;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废水 导入 结构 | ||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是:由挡罩、导向壳、驱动齿轮、电机、固定座、外壳管、支撑架、从动齿轮、内旋管、固体垃圾箱、支撑轴承、排水槽、扭转弹簧、进污管、辅流片、凹槽和通水孔组成,所述固体垃圾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外壳管一端搭置于固体垃圾箱上,支撑架置于外壳管另一端底部,内旋管一端置于外壳管内,且通过支撑轴承和进污管相连接,所述内旋管另一端从外壳管一端穿出,所述内旋管和外壳管另一端之间置有支撑轴承,挡罩置于内旋管另一端上,且位于固体垃圾箱口部上方,所述挡罩和内旋管相螺接,所述挡罩端面置有挡网,所述内旋管外侧壁上等角度开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为条形槽,且凹槽的宽度从内向外逐渐增加,所述内旋管另一端侧壁上等距开有多个导出槽,多个导向壳分别置于多个导出槽内,所述导向壳一端通过铰接轴和内旋管相铰接,所述铰接轴上套置有扭转弹簧,所述内旋管上等距开有多组通水孔,且位于外壳管内,一组通水孔由至少八个通水孔组成,且一组内的通水孔呈环形分布,所述外壳管另一端底部开有排水槽,固定座置于外壳管外壁上,电机置于固定座上,驱动齿轮置于电机的电机轴上,从动齿轮套至于内旋管上,且和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内侧等距置有多个卡块,且分别置于多个凹槽内,多组辅流片等角度置于内旋管内壁上,一组辅流片由至少四个辅流片组成,且一组内的辅流片呈螺旋分布,所述进污管内置有检测污水流量的流量计,所述电机上置有控制电机转速的数据处理器,以及和数据处理器连接的信号转换器,所述电机上置有和数据处理器连接的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和电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壳为扇形结构,所述导向壳上置有垃圾排出口,且朝向固体垃圾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间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管的另一端向外壳管内反向弯折形成进污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管和外壳管配合,能够将污水中的固体垃圾隔离出,便于后续污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旋管转动,外壳管固定不动,能够将污水在离心作用下排出,并且使排水槽始终朝下,便于污水排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导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管的垃圾输送速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流量计读取污水管中污水流量信息;
B、所述信号转换器将所述流量计检测到的数据转换后,发送给与自身建立了通信连接的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判断规则进行数据判断,并且和所述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流量检测数据根据所述判断规则验证通过,执行步骤C;
C、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整,进而对内旋管的转动速度进行自适应调整,以实现对垃圾输送速度的自适应调整,并且将所述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器传输给数据处理器进行结果反馈
所述判断规则为,所述电机的初始转速为3000r/min,所述流量计检测到的污水流量为2万立方米时,所述数据处理器发出所述电机转速增加1000r/min的执行指令,所述流量计检测到的污水数值为4万立方米时,所述数据处理器发出所述电机转速增加1000r/min的执行指令,即所述流量计检测到的污水数值每增加2万立方米,所述数据处理器发出所述电机转速增加1000r/min的执行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素荣,未经彭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62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番薯粉过滤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海绵的改良型吸附过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