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佩戴耳机状态下识别外界声音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5371.8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姚康;李保民;范文伟;华中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5/51 | 分类号: | G10L25/51;G10L15/28;G08B21/04 |
代理公司: | 11111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终端 外界音源 耳机佩戴 紧急度 数字信息 音源 语音识别系统 耳机状态 提醒设备 外界声音 信息内容 信息转换 智能提醒 自动采集 传递 传声器 耳机 佩戴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佩戴耳机状态下识别外界声音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传声器在耳机佩戴后自动采集耳机外界音源信息,将所述外界音源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后传递至智能终端;利用所述智能终端对所述数字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语音识别系统判断,再根据所述外界音源信息内容,对所述外界音源信息进行音源紧急度划分;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音源紧急度设置提醒等级,对连接于所述智能终端的提醒设备发出智能提醒,通过智能终端对所述外界音源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识别出各种声音的距离、方向和紧急度等,将可能产生的危险程度及时、准确的传递到耳机佩戴者的脑中,便于耳机佩戴者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提高耳机佩戴者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佩戴耳机状态下识别外界声音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手机等终端或者是手机用户数都在急剧的增加。其中,戴着耳机用终端听音乐、听小说也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消遣娱乐的方式,行走在路上,可以观察到无论是上班或下班、乘公交或地铁、骑车或开车,为了方便或为了体验更加真切的音效,很多人都会选择佩戴耳机。
然而,这种方式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在某些特定场合却显得比较危险,比如车辆如流的路口,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研究发现,近6年来,人们戴耳机走路受伤的情况翻了3倍,戴耳机比不戴耳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更大,在交通事故的案例中,29%的悲剧发生前都会有声音警示,比如喊叫或警报。但佩戴耳机的人不会注意或者没听到警告信息。我们称之为“非注意盲视”。并且在很多新闻里经常也可以看到由于佩戴耳机没有听到后方来车的鸣笛或旁人的提醒导致的惨剧发生,原因其实就是在于就是这些人戴着耳机导致对外部刺激的注意力降低,让人们在过马路时不那么关注交通,精力都集中在耳机内的声音中,没法对周遭环境保持警觉,车水马龙的街上,汽车喇叭和行人的声音就会被耳机所过滤,所以行人稍不注意就会出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佩戴耳机状态下识别外界声音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对佩戴耳机的用户提供紧急提醒,保障佩戴耳机用户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佩戴耳机状态下识别外界声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传声器在耳机佩戴后自动采集耳机外界音源信息,将所述外界音源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后传递至智能终端;
利用所述智能终端对所述数字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语音识别系统判断,再根据所述外界音源信息内容,对所述外界音源信息进行音源紧急度划分;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音源紧急度设置提醒等级,对连接于所述智能终端的提醒设备发出智能提醒。
进一步地,所述传声器为可拆卸于耳机双耳的独立外设装置,在所述耳机插入耳机接入口后,所述传声器被唤醒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识别系统的判断至少包括对语音信息中关键字段、连续高频突变字段的判断,所述语音信息的特征至少包括声音分贝值和声音频率值。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提醒包括对所述外界音源信息的方向提醒,所述方向提醒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对比所述传声器采集的耳机左、右两耳不同电信号的所述外界音源信息,将所述电信号的差值作为判断所述外界音源信息的方向;
或所述智能终端利用所述外界音源信息的近场球面波,直接定位所述外界音源信息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传声器通过蓝牙直接和所述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或者所述传声器通过所述耳机间接和所述智能终端有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提醒设备至少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提醒包括对所述提醒设备发出语言提醒或者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5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征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音频信号区分器和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