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纤维多层结构包芯纱纺纱装置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83235.5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城;洪杰;陈和春;尹桂波;穆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4;D01D5/08;D01D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多层 结构 包芯纱 纺纱 装置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微纳米纤维多层结构包芯纱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喂纱装置、加捻装置、接收装置和卷绕装置,所述喂纱装置包括纱芯(11),所述纱芯(11)上设有芯纱(8),所述喂纱装置和加捻装置之间设有导纱杆(61),所述加捻装置由第一加捻辊(41)和第二加捻辊(42)组成,所述芯纱(8)通过导纱杆(61)导入第一加捻辊(41)和第二加捻辊(42)之间,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网帘(31),还包括喷丝板(2)和纤维(9),所述喷丝板(2)上划分为A区(21)和B区(22),所述A区(21)和B区(22)上设有喷丝口(23),所述喷丝口(23)设置在网帘(31)上方,所述第二加捻辊(42)设置在网帘(31)的端部,所述纤维(9)通过第二加捻辊(42)包卷在芯纱(8)上形成包卷结构纱,所述加捻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设有导纱杆(61),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筒纱(52),所述包卷结构纱通过导纱杆(61)卷绕到筒纱(52)上;
所述喷丝板(2)上设有多个喷丝口(23),所述喷丝口(23)均匀排布在喷丝板(2)上,所述A区(21)上喷丝口(23)的数量比B区(22)上喷丝口(23)的数量多,所述A区(21)上喷丝口(23)的直径比B区(22)上喷丝口(23)的直径小;
所述纤维(9)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组成,穿设在A区(21)喷丝口(23)中的纤维(9)采用百分之七十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百分之三十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穿设在B区(22)喷丝口(23)中的纤维(9)采用百分之三十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百分之七十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芯纱(8)为导电发热纤维长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多层结构包芯纱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纱装置上设有退纱辊(12),所述退纱辊(12)与纱芯(11)连接,所述芯纱(8)通过退纱辊(12)与导纱杆(6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多层结构包芯纱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捻辊(41)采用直径变化的结构,倾斜角设置在3-15°之间,所述第一加捻辊(41)靠近卷绕装置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一加捻辊(41)靠近喂纱装置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加捻辊(42)采用直径固定的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加捻辊(41)与第二加捻辊(42)均为尘笼结构,在靠近输出端设有一段无孔段,尘笼内部安装有吸风装置,吸风装置一端通过风管与风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多层结构包芯纱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无孔帘(32),所述无孔帘(32)与网帘(31)相连接,所述网帘(31)与无孔帘(32)循环旋转设置,所述网帘(31)环型设置形成空腔,所述第二加捻辊(42)设置在空腔的一端,所述空腔另一端设有旋转辊,所述网帘(31)通过第二加捻辊(42)和旋转辊的旋转来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纤维多层结构包芯纱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吸风管(7),所述吸风管(7)端部设置在网帘(31)下方。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多层结构包芯纱纺纱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准备,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按照比例进行共混熔喷纺丝,安装芯纱(8);
步骤2.将熔喷纺丝装置启动,启动纺纱装置,退纱辊(12)旋转,将芯纱(8)从纱芯(11)上牵引下来,通过导纱杆(61)牵引至第一加捻辊(41)和第二加捻辊(42)中间;
步骤3.喷丝板(2)将共混的纤维(9)喷落至网帘(31)上,网帘(31)下方吸风管(7)与风机相连,在网帘(31)形成负压集聚的纤维(9),第二加捻辊(42)旋转,网帘(31)开始循环移动,将共混的纤维(9)移动至第一加捻辊(41)和第二加捻辊(42)之间,通过第一加捻辊(41)和第二加捻辊(42)的旋转缠绕在芯纱(8)上;
步骤4.共混的纤维(9)包卷芯纱(8)形成包卷结构纱,通过导纱杆(61)牵引至筒纱(52)上,通过卷绕罗拉(51)带动筒纱(52)将包卷结构纱卷绕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32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半精纺纱做饰纱的TT纱的生产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分经机纱结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