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凝胶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82188.2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梅;唐凡;张涛;程辰;刘保彻;杨棠英;薛芳芳;吴天江;马丽萍;陈荣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7/00;G09B25/04 |
| 代理公司: | 61108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卫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控制器 循环管道 循环管路 盛液罐 管道连接 动力泵 电信号连接 控制器 输入端 凝胶 无缝钢管 多孔介质 孔隙系统 摩阻损失 评价装置 压降变化 注入性能 传感器 调剖剂 高渗透 取样口 输出端 有压力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凝胶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若干个盛液罐,盛液罐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导向控制器,第一导向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动力泵,动力泵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连接至循环管路输入端,循环管路通过第二循环管道连接至第二导向控制器,第二导向控制器通过管道连接至盛液罐,第二导向控制器和盛液罐输入端之间的管道上开有取样口;第一循环管道和第二循环管道上均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循环管路为无缝钢管,其中动力泵还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一导向控制器和第二导向控制器电信号连接。通过循环管路来模拟实际孔隙系统,可以模拟弱凝胶在高渗透优势通道多孔介质中流动时的沿程摩阻损失及压降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凝胶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弱凝胶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建立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与储层相匹配的物理模型。而低渗透裂缝性储层中裂缝与孔隙并存,储渗空间复杂,物理模型难建立。为了尽可能模拟地层介质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验需要采用多种多孔介质模型,包括人工填砂岩心、胶结岩心、裂缝性岩心和天然岩心等。这些模型填制周期长,可重复性差,岩心制作技术不成熟,且很难模拟低渗透油藏条件下的大孔道和裂缝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弱凝胶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模型填制周期长,可重复性差,岩心制作技术不成熟,且很难模拟低渗透油藏条件下的大孔道和裂缝状态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弱凝胶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装置,包括若干个盛液罐,盛液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导向控制器,第一导向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动力泵,动力泵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连接至循环管路输入端,循环管路输出端通过第二循环管道连接至第二导向控制器,第二导向控制器通过管道连接至盛液罐输入端,第二导向控制器和盛液罐输入端之间的管道上开有取样口;第一循环管道和第二循环管道上均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循环管路为无缝钢管,其中动力泵还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一导向控制器和第二导向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罐共有两个,包括第一盛液罐和第二盛液罐,第一盛液罐和第二盛液罐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导向控制器,第一盛液罐和第二盛液罐的输入端均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导向控制器,第一盛液罐和第二盛液罐输入端与第二导向控制器之间的管道上均开有取样口。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路两端还连接有可拆卸接头,循环管路通过可拆卸接头分别与第一循环管道和第二循环管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路为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罐和循环管路各自放在一个鼓风恒温箱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分别和动力泵以及两个压力传感器电信号连接。
一种弱凝胶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装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弱凝胶分别注入第一盛液罐和第二盛液罐中;
第二步,控制器控制第一导向控制器和第二导向控制器打开与第一盛液罐相连的通路,使得弱凝胶可以从第一盛液罐输出端经第一导向控制器通过进入循环管路,并从循环管路出来后经第二导向控制器返回第一盛液罐的输入端;
第三步,动力泵启动,通过控制器启动动力泵,动力泵将第一盛液罐中的弱凝胶沿管路注入循环管路中,弱凝胶循环完成后从循环管路流出,流回第一盛液罐;
第四步,若第一盛液罐中的弱凝胶注入完后,整个管道中还未充满弱凝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导向控制器和第二导向控制器打开与第二盛液罐相连的通路,将第二盛液罐中的弱凝胶注入管道中,直至整个管道充满弱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2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