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络筒设备的手持式纱疵全息模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81063.8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贾军海;王海花;贾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63/00 | 分类号: | B65H63/00;B65H54/70;B65H54/54;B65H57/14 |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杜德成 |
| 地址: | 44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设备 手持 式纱疵 全息 模拟 装置 | ||
一种用于络筒设备的手持式纱疵全息模拟装置,用于校准筒纱质量检测的电子清纱器。壳体内固定有电池、送线轮、收线轮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经传动皮带带动送线轮及收线轮转动,前、后导轮固定在壳体外,壳体外侧设有可逆电源开关;全息模拟疵点纱的线卷放于送线轮中,全息模拟疵点纱经前、后导轮回收于收线轮中;可逆电源开关输入端与电池正、负级分别相连接,驱动电机一端与可逆电源开关的输出负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调速电阻一端相连接,调速电阻另一端与可逆电源开关的输出正端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对络筒机每个锭子的电子清纱器工作状况好坏和检测质量进行判断,使之精准可靠工作,模拟纱疵品种齐全,仿真度高,数据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络筒工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络筒机筒纱质量检测的手持式纱疵全息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知的纺织行业络筒工序络筒机筒纱质量控制中,大量采用了电子清纱器对纱线质量进行检测把关,电子清纱器的参数设定与工作好坏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高低,电子清纱器普遍是采用一根5CM长,不同粗细规格标准丝来校准,标准丝只能对纱线的竹节进行校准,对于诸如短粗、短细、长粗、长细节等严重影响纱线质量的疵点纱并不能进行很好的检测,不同原料制成的标准丝对电容式的检测头会产生较大的偏差,造成电子清纱器参数失真,检测效果下降,甚至产生有害后果。如何全息模拟不同纱线品种的短粗、短细、长粗、长细节等严重影响纱线质量的疵点纱,是摆在生产实际中的难题,电子清纱器的失调造成的错切及误切均会给生产开台和产品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动辄产品降级降,导致客户索赔等,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筒纱电子清纱器校准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络筒设备的手持式纱疵全息模拟装置,以实现在络筒设备上对每个锭子的电子清纱器检测工作状况进行检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壳体内固定有电池、送线轮、收线轮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经传动皮带带动送线轮及收线轮转动,前导轮和后导轮固定在壳体外,壳体的外侧设有可逆电源开关;全息模拟疵点纱的线卷放于送线轮中,全息模拟疵点纱经前导轮和后导轮回收于收线轮中。
所述可逆电源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池的正、负级分别相连接,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可逆电源开关的输出负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调速电阻的一端相连接,调速电阻另一端与可逆电源开关的输出正端相连接。
所述前导轮和后导轮置于壳体的一侧,壳体手柄与可逆电源开关装在壳体的另一侧。
使用时,操作者手持模拟装置的壳体手柄,通过按压可逆电源开关,使电池接通,驱动电机工作后带动收线轮转动,从而带动全息模拟疵点纱从送线轮沿前导轮和后导轮转动,操作者将前导轮与后导轮间回转的全息模拟疵点纱放入电子清纱器的检测头中检测,从而可快速准确判断电子清纱器工作正常与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全息模拟疵点纱做模拟络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纱疵,可实现对络筒机每个锭子的电子清纱器的工作状况好坏和检测质量进行判断,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换修电子清纱器,使之精准可靠工作,确保达到工艺参数要求,杜绝质量隐患,本发明模拟纱疵品种齐全,仿真度高,数据准确,能及时反映络筒上电子清纱器的工作状态,满足纺纱质量工艺需要的参数校正,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开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控制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简图。
图中:1、全息模拟疵点纱;2、前导轮;3、后导轮;4、电池;5、送线轮;6、收线轮;7、壳体手柄;8、驱动电机;9、可逆电源开关;10、传动皮带;11、调速电阻;12、壳体;13、电子清纱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1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