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凹凸棒土/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448.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冯辉霞;潘魁;尚琼;张靓;陈娜丽;谭琳;赵丹;吴克谨;白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08K3/22;C08K3/34;B01J13/14;C01G49/00 |
代理公司: | 43210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艳丽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凸棒土 制备 钡铁氧体 共掺杂 复合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 聚苯胺 一步原位聚合法 有机导电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表面负载 纯化处理 核壳结构 界面效应 介电损耗 聚苯胺层 量子效应 纳米粉末 纳米复合 纳米颗粒 三个步骤 吸波性能 重要意义 凹凸棒 包覆层 包覆的 磁损耗 复合 引入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聚苯胺/凹凸棒土/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吸波材料是以纯化凹凸棒土为载体,在凹凸棒土表面负载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纳米颗粒,以聚苯胺为包覆层。通过1、凹凸棒纯化处理;2、制备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纳米粉末;3、制备聚苯胺层包覆的以凹凸棒土为基体的复合吸波材料三个步骤,采用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PANI/ATP/BaLa0.4Ce0.1Fe11.5O19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将有机导电聚合物PANI、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和凹凸棒土进行复合,不仅具有介电损耗同时还具有磁损耗,引入凹凸棒土作为载体,制备的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界面效应、量子效应,极大的提升了材料的吸波性能,同时为凹凸棒土的开发利用及发展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聚苯胺/凹凸棒土/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设备的普及和雷达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但是,这些也会在人们生活空间产生大量的电磁波,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不仅对高灵敏度的电子设备造成损害,而且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电磁辐射的保护和屏蔽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来,开发具有薄的厚度,低密度,宽频带,强吸收的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MAMs)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们可以有效地吸收电磁波,并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或通过干扰衰减电磁波。
钡铁氧体(BaM)是一种具有高矫顽力、大饱和磁化强度和单轴磁晶各向异性的六角晶形铁氧体,属于磁损耗材料,其介电损耗几乎为零;导电聚苯胺(PANI)具有质量轻、优异的环境稳定性、抗腐蚀性强,但聚苯胺属于介电材料,它的磁损耗几乎为零,钡铁氧体和导电聚苯胺(PANI)难以作为单一的吸波材料使用。导电聚苯胺(PANI)与钡铁氧体(BaM)进行复合,复合物不仅具有导电聚合物的优异的电性能、柔韧性、质量轻,同时具备钡铁氧体(BaM)的磁性能。以凹凸棒(ATP)为载体进行复合,制备具有核-壳纳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则复合后的纳米材料不仅具有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还会因为核壳结构引入界面效应、量子效应等物理机制,极大的提升了材料的吸波性能。为本领域提供一种新型吸波材料;同时为凹凸棒土的开发利用及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未见导电聚苯胺、凹凸棒土、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复合作为吸波材料方面的文献和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而且吸波效果好的聚苯胺/凹凸棒土/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凹凸棒土作为载体,采用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PANI/ATP/BaLa0.4Ce0.1Fe11.5O19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此种制备方法可以形成三种微观形貌:PANI包覆ATP、PANI包覆BaLa0.4Ce0.1Fe11.5O19、BaLa0.4Ce0.1Fe11.5O19负载在ATP上被PANI包覆,提高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同时,凹凸棒土的纳米尺寸效应、带电性有利于电磁波转化为热能,为凹凸棒土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苯胺/凹凸棒土/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所述复合吸波材料是以纯化凹凸棒土为载体,在凹凸棒土表面负载La-Ce共掺杂钡铁氧体纳米颗粒,以聚苯胺为包覆层。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凹凸棒土为棒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合吸波材料化学式为PANI/ATP/BaLa0.4Ce0.1Fe11.5O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