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模板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80167.7 | 申请日: | 2019-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2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冰;陈晓东;丛峻;孙涛;张磊;于光;史一剑;包海明;胡衷启;杨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刘湘舟 |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连接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模板施工领域,建筑模板连接装置包括背向设置的一对U形主梁,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U形主梁一端之间的固定加紧板,活动连接在一对所述U形主梁另一端之间的活动加紧板和凸轮加紧片,所述凸轮加紧片位于活动加紧板外侧,且二者端面相接;所述固定加紧板为异形板状结构,包括矩形的主板及沿主板的右侧端面向外凸出的半圆形的第一凸头,所述第一凸头位于主板的上部。本发明解决模板连接装置不可调节,施工中使用非标注尺寸模板时,施工不便的问题,并解决现有模板连接装置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复,无法实现快速安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板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模板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工程中浇灌混凝土所用的钢模板的连接固定件,一般采用U形卡、销子、或螺栓,用这些连接固定件连接模板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操作很不方便,容易丢失,施工进度缓慢,又不能保证模板在连接处的强度、刚度及模板的整面墙的平整度,且固定件安装和调节不便,不便于非标注尺寸模板的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模板连接装置不可调节,施工中使用非标注尺寸模板时,施工不便的问题,并解决现有模板连接装置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复,无法实现快速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装置,包括背向设置的一对U形主梁,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U形主梁一端之间的固定加紧板,活动连接在一对所述U形主梁另一端之间的活动加紧板和凸轮加紧片,所述凸轮加紧片位于活动加紧板外侧,且二者端面相接。
所述固定加紧板为异形板状结构,包括矩形的主板及沿主板的右侧端面向外凸出的半圆形的第一凸头,所述第一凸头位于主板的上部。
所述活动加紧板为异形板状结构,且下部开设有贯通板面的第一连接孔,其顶端面和底端面水平、且顶端面的宽度窄于底端面的宽度,其左侧端面下部竖直、上部呈半圆形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凸头,其右侧端面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部外倾端面、中部竖直端面、下部内倾端面及尾部竖直端面,且外倾端面的宽度宽于内倾端面的宽度;底端面与右侧端面的尾部竖直端面之间的连接端面为弧面。
所述固定加紧板的第一凸头和所述活动加紧板的第二凸头位于同一高度,且相对设置。
所述凸轮加紧片为异形板状结构,且其左侧上部开设有贯通板面的第二连接孔,板面的左侧部分为顶凸部,右侧部分为把手部;顶凸部的端面依次为向外下倾端面、第一圆弧形端面、第四圆弧形端面及第二圆弧形端面,且第二圆弧形端面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一圆弧形端面的圆弧半径;把手部的端面依次为水平端面、第三圆弧形端面及向内下倾端面;顶凸部的向外下倾端面与把手部的水平端面相接,顶凸部的第二圆弧形端面与把手部的向内下倾端面相接。
所述凸轮加紧片的顶凸部活动顶撑在所述活动加紧板的右侧端面上的下部内倾端面及尾部竖直端面位置。
一对U形主梁的中部对称贯穿有一对第一销孔,右侧端部对称贯穿有一对第二销孔。
所述活动加紧板通过穿过一对第一销孔及第一连接孔的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在一对所述U形主梁之间。
所述凸轮加紧片通过穿过一对第二销孔及第二连接孔的第二销轴转动连接在一对所述U形主梁之间。
所述固定加紧板、所述活动加紧板及所述凸轮加紧片的厚度相同。
所述第一凸头和第二凸头的半径相同。
所述固定加紧板的主板的右侧下部与一对所述U形主梁焊接,左侧延伸出U形主梁。
应用所述的建筑模板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