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微生物病原体的隔离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0054.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2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迟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F1/14;B65F7/00;B6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微生物 病原体 隔离 垃圾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微生物病原体的隔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桶、桶盖、除臭器和开合装置,使用时,通过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桶外部,同时设置有桶盖对所述外壳顶部和内桶顶部的开口进行覆盖,所述桶盖中心设置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用于垃圾扔进所述内桶内;所述开合装置可有效保证所述内桶内的垃圾病菌或异味散出所述内桶,有效保证所述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对垃圾桶内的有害病菌进行隔离的目的,提高了人们在使用垃圾桶盛放垃圾时的安全性,减少因病菌从垃圾桶内散出造成人们生病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微生物病原体的隔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微生物病原体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微生物病原体指朊毒体、寄生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病原微生物常常依附在病人产生的垃圾上,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分离微生物病原体垃圾的专用垃圾桶,混用垃圾桶,加速微生物病原体的滋生,导致垃圾中微生物病原体能快速地传播,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生物病原体的隔离垃圾桶,用以降低微生物病原体扩散的垃圾桶。
一种适用于微生物病原体的隔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桶、桶盖和开合装置,
外壳顶部设有开口,桶盖设在外壳顶部的开口端,所述内桶套设在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内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垃圾的开口,所述内桶的开口部朝向所述桶盖设置,且所述内桶和所述外壳的轴向中心线重合设置;
除臭器设置在所述桶盖的内顶部,所述除臭器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内桶的内顶部设置有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用于封闭所述内桶的顶部开口。
优选的,所述内桶的内顶部设置有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盖板、推杆和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盖板铰接在所述内桶的内顶部边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推杆;
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
所述第一推杆一端连接内桶的内壁,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槽口,所述活动槽口用于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在所述活动槽口内来回活动;
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盖板的内顶部,
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内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贯穿所述内桶的外壁,并延伸至所述内桶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内桶分为第一内桶和第二内桶,所述第一内桶和所述第二内桶用于放置不同垃圾;所述第一内桶和所述第二内桶沿所述内桶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内桶和所述第二内桶之间靠近开口的一端设有分拣装置,所述分拣装置一端连通落料孔,另一端分别连通第一内桶的开口部和第二内桶的开口部;
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分拣桶、夹紧装置和导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分拣桶为筒状结构,所述分拣桶的下方铰接有多个导料板,各所述导料板分别一一延伸至所述第一内桶和所述第二内桶的开口内部;
所述第一内桶靠近所述第二内桶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导料板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第二内桶靠近所述第一内桶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导料板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分拣桶内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弧型夹和第三伸缩杆,所述弧型夹设置为多个,并均布在所述分拣桶内;
各所述弧型夹的下凹面朝向所述分拣桶的轴向方向,所述弧型夹的凸起弧面朝向所述分拣桶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垃圾专用垃圾袋
- 下一篇:一种智能环保型自动封装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