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及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79799.1 | 申请日: | 2019-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叶嘉欢;郑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6 | 分类号: | B66B1/36;B66B1/4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及电梯,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固定于轿架上的轿厢侧套筒、固定于位于平层位置的井道上的井道侧套筒以及与井道侧套筒相适配的推杆,轿厢侧套筒与井道侧套筒相对设置,其中,推杆,设于轿厢侧套筒内并可沿轿厢侧套筒的轴向移动;驱动装置与推杆传动连接,用于当电梯轿门打开时,驱动推杆移动并插入至井道侧套筒内。该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可改善因载荷变化引起轿厢平层位置发生变化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曳引电梯的钢丝绳在载荷变化时会发生伸缩,对于大载重货梯或提升高度很大的乘客电梯,因载荷变化而引起的钢丝绳伸缩量较大,继而影响轿厢的平层位置,此外,吊芯距较大的电梯轿厢在装卸较大的货物时,会对轿架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及电梯,旨在改善因载荷变化引起轿厢平层位置发生变化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固定于轿架上的轿厢侧套筒、固定于位于平层位置的井道上的井道侧套筒以及与井道侧套筒相适配的推杆,轿厢侧套筒与井道侧套筒相对设置,其中,
推杆,设于轿厢侧套筒内并可沿轿厢侧套筒的轴向移动;
驱动装置与推杆传动连接,用于当电梯轿门打开时,驱动推杆移动并插入至井道侧套筒内。
作为优选,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杆、第一滑绳以及安装于轿架上的第一导绳轮和动力装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杆,第一滑绳绕设于第一导绳轮上,第一滑绳的第一端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第一滑绳的第二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靠近连接杆远离电梯轿门的开门方向的一端设置,其中,动力装置用于当电梯轿门打开时,为第一滑绳提供沿开门方向移动的拉力。
作为优选,动力装置为电梯开门机,第一滑绳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电梯开门机或电梯轿门上。
作为优选,在靠近连接杆远离开门方向的一端固定有绳扣,第一滑绳的第二端通过绳扣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导绳轮沿电梯轿门的关门方向设置且与绳扣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前述的电梯轿厢自锁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复位装置与推杆固定连接,用于当电梯轿门关闭时,对推杆进行复位。
作为优选,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轿厢侧套筒靠近井道侧套筒的一端为开口端,远离井道侧套筒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推杆远离井道侧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轿厢侧套筒的封闭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复位装置包括重物、固定于轿架上的第二导绳轮以及绕设于第二导绳轮上的第二滑绳,轿厢侧套筒的两端均为开口端,第二滑绳的一端与推杆远离井道侧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重物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井道侧套筒内安装有多颗滚珠,各颗滚珠沿井道侧套筒的轴向排列设置且与井道侧套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隔而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与推杆相适配,其中,当推杆插入至井道侧套筒内的容纳空间时,推杆可通过滚珠沿着井道侧套筒的轴向移动。
一种电梯,包括电梯轿厢、轿架以及前述的电梯轿厢自锁装置,其中,轿架安装于电梯轿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