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AN网络的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9567.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9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其新;尹一伊;刘红俐;牛雪梅;牛福洲;陈浩;谢鸥;苗静;沈晔湖;尚文;吴永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N3/0475;G06N3/094 |
代理公司: | 苏州今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24 | 代理人: | 张佩璇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an 网络 机器人 运动学 求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GAN网络的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数据,并建立机器人D-H模型;
获取GAN网络模型,所述GAN网络模型包括生成器和判别器;
将所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数据输入所述GAN网络模型中,得到该机器人对应的预测关节变量;
所述GAN网络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
S21:获取训练样本,所述训练样本包括多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姿真实数据,以及每组机器人对应的真实关节变量;
S22:将所述训练样本输入所述生成器,更新所述生成器的参数θ,优化所述生成器的梯度函数;
S23:将所述训练样本与当前的生成器生成的伪造样本输入所述判别器,更新所述判别器的参数φ,优化所述判别器的梯度函数;
S24:重复步骤S22至S23,对所述生成器进行交替训练,直至收敛;
生成式对抗网络计算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步骤为:
步骤1:从全部训练样本中随机选择数据集{x(l),...,x(m)},
步骤2:更新判别器的下降梯度:
步骤3:从全部样本中随机选择数据集{x(l),...,x(m)},
步骤4:更新生成器的下降梯度:
步骤5:重复以上四个步骤n个训练周期;
采用一阶优化算法和二阶优化算法对所述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优化,该算法流程如下:
输入:目标函数f(x),梯度函数设置精度ε;
输出:f(x)的极小点x*
(1)取初始值x(0)∈Rn,置k=0,
(2)计算f(xk),
(3)计算梯度gk=g(xk),当||gk||<ε,停止迭代,令x*=xk,否则,令pk=-g(xk),求λk,使
(4)令xk+1=xk+λkpk,计算f(xk+1),当||f(xk+1)-f(xk)||<ε或||xk+1-xk||<ε,停止迭代,令x*=xk+1,
(5)否则,令k=k+1,转到步骤(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样本的数量为100组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生成的伪造样本的数量与所述训练样本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GAN网络模型得到的预测关节变量与对应机器人的所述真实关节变量进行比较,得到机器人逆运动学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GAN网络模型得到的预测关节变量与对应机器人的所述真实关节变量进行比较之前,将所述预测关节变量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生成伪造样本的方法包括:利用Matlab生成随机输入变量,经过所述生成器处理生成所述伪造样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数据包括:描述两相邻关节轴线间相对位置关系的连杆长度ai,连杆扭角αi,描述相邻两连杆之间位置关系的连杆距离di,以及连杆夹角θ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5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