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耕锄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9377.4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夏蕊;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63/00;A01B39/02;A01B39/18;A01B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戴仕琴;刘湘舟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耕 锄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耕锄草机,包括主体架、破土器、深浅轮和覆土器,所述主体架一侧固定连接破土器,所述深浅轮设置在所述破土器一侧,所述主体架另一侧固定连接覆土器,所述破土器包括固定柱和破土板,所述破土板端侧设有盲槽,所述盲槽相邻的两侧设有贯穿所述盲槽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柱底端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一螺纹孔。本发明设计合理,本装置深浅轮通过旋转手柄转动调节螺杆的上下,控制中耕锄草机的入土深浅,破土器的开土头硬度加强且由螺杆固定,解决了土壤硬度大中耕机下不去,同时解决了因为中耕机长时间磨损而导致开土头磨损过大中耕效果减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锄草机,特别涉及一种中耕锄草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农作物中耕方法包括:人工中耕,机器中耕等方法,人工中耕不仅劳动力大,费时费力,效率低,错过中耕时间,将严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中耕时间过长,降雨农作物周围的杂草生长过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机器中耕机相比人工中耕省时省力,且受季节影响较小,且农作物种植时行距的变化,普通中耕机完全满足不了农作物中耕的需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耕锄草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耕锄草机,在中耕机进行农作物中耕的时候,装置中的深浅轮上下调节控制中耕机的深浅,然后破土器进入土壤使土壤左右分离,覆土器对分离的土壤推送至植物根部完成覆土,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实现调节螺杆在螺纹套管上下调节,行走轮充当行走机构,两个覆土器禾叶内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限位杆和第二固定限位杆,第一固定限位杆和第二固定限位杆均设有限位孔,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限位杆和第二固定限位杆设有的限位孔随着两个覆土器禾叶转动能够实现相互重合,此时第一固定限位杆和第二固定限位杆通过固定螺栓实现固定连接。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耕锄草机,包括主体架、破土器、深浅轮和覆土器,所述主体架一侧固定连接破土器,所述深浅轮设置在所述破土器一侧,所述主体架另一侧固定连接覆土器,所述破土器包括固定柱和破土板,所述破土板端侧设有盲槽,所述盲槽相邻的两侧设有贯穿所述盲槽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柱底端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盲槽能够与所述连接板间隙配合且此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重合,此时可通过螺栓实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破土板的固定连接,所述覆土器包括覆土器禾叶,两个所述覆土器禾叶端部通过铰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覆土器禾叶内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限位杆和第二固定限位杆,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和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均设有限位孔,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和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绳的限位孔随着两个所述覆土器禾叶转动能够实现相互重合,此时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和所述第二固定限位杆通过固定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深浅轮包括固定板、调节螺杆、螺纹套管和行走轮,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螺纹套管,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螺纹套管适配且贯穿所述所述螺纹套管,所述调节螺杆底部设有用于行走的行走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顶部固定连接旋转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主体架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破土器、所述深浅轮和所述覆土器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主体架通过焊接与所述破土器、所述深浅轮和所述覆土器实现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深浅轮通过旋转手柄转动调节螺杆的上下,控制中耕锄草机的入土深浅。
2.破土器的开土头硬度加强且由螺杆固定,解决了土壤硬度大中耕机下不去,同时解决了因为中耕机长时间磨损而导致开土头磨损过大中耕效果减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耕锄草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