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衬砌大面积渗漏水引排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79201.9 | 申请日: | 2019-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龚伦;樊永杰;王立川;阳军生;苏斌;张学民;俞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亚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 隧道衬砌 支管 渗漏水 排装置 隧道 临时固定 路径收集 排水系统 实际工程 墙脚 彩条布 内表面 隧道环 斜向上 应用性 胶带 侧钻 环向 锚网 排管 排孔 施工 四通 窄条 紧贴 修补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表面大面积渗漏水引排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修补领域。包括设置在隧道墙脚处的纵向引排管、设置在隧道衬砌表面的多组环向引排水管以及设置在引排水管两侧通过四通连接的多组斜向上的引排支管,引排支管紧贴隧道衬砌内表面侧钻设一排引排孔,一种隧道衬砌表面大面积渗漏水引排装置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沿隧道环向布置引排水管,并在引排水管的两侧安装多组引排支管;在整治区段内用胶带临时固定引排水管和引排支管;再用窄条彩条布覆盖引排水管和引排支管,最后施作隧道衬砌整治的锚网喷措施,本发明的引排结构设计简单,能将渗漏水按有效的路径收集并排入隧道的排水系统内,实际工程的应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修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大面积渗漏水引排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隧道能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且比高架桥梁占用空间少、对环境的影响小。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交通设施的地下化趋势日趋显著,城市隧道将更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虽然城市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建设技术已较成熟,但隧道结构渗漏水的防排问题仍是设计与施工中的重点及难点。隧道结构防水系统包括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包防水层及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防水构造。
尽管在设计施工全过程中都很重视隧道防排水系统,但实际工程中渗漏水现象还是不可避免,防水层、细部构造等部位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隧道结构渗漏水造成隧道内环境潮湿,缩短隧道配套设施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费用。渗漏水严重时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损坏、隧道内路面大面积积水,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还会降低结构的使用年限。因此亟需能够将衬砌渗漏水引出,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隧道衬砌大面积渗漏水引排装置及施工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衬砌大面积渗漏水引排装置,包括设置在隧道拱脚处并沿隧道纵向布置的引排沟、设置在隧道内侧并与隧道贴合的多组引排水管以及设置在引排水管两侧并与引排水管连通的多组引排支管,引排水管沿隧道环向布置并与引排沟连通,引排支管靠近隧道一侧设有多组引排孔。
本发明中工作人员将多组引排支管布设在隧道衬砌的渗漏处,并通过引排水管将引排支管与引排沟连通,隧道衬砌处的渗透水流入引流孔并进入引排支管中,然后通过引排水管将渗透水排入引排沟中。
作为优选,引排支管与引排水管倾斜设置并且引排支管与引排水管的间距沿着靠近隧道拱顶的方向逐渐增加。
本发明通过将引排支管与引排水管倾斜设置,并使引排支管与引排水管的间距沿着靠近隧道拱顶的方向逐渐增加,便于引排水管上的引排孔对隧道衬砌的渗透水进行引排,提高了引排孔的引排效率。
作为优选,引排孔的布设间距为8cm至12cm。
作为优选,引排支管与引排水管之间设有接头。
本发明中通过在引排支管与引排水管之间设置接头,便于操作人员将引排支管从引排水管上拆卸,实现了引排支管与引排水管的可拆卸连接。
一种隧道衬砌大面积渗漏水引排装置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隧道整治区域内的表面残渣,沿隧道环向布置多组与引排沟连通的引排水管,并在引排水管的两侧安装多组引排支管;
(S2):在整治区段内用4cm至6cm的胶带临时固定引排水管和引排支管;
(S3):再用6cm至8cm的彩条布覆盖引排水管和引排支管,并在两侧用水泥钉固定彩条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