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震功能的锁相环电路装置及移动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8211.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裕;李华龙;连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程星微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8 | 分类号: | H03L7/08;F16F15/04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学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锁相环电路 减震部 减震单元 减震缓冲作用 防震功能 环境震动 软质线材 相位噪声 电连接 紧固件 减小 嵌入 恶化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震功能的锁相环电路装置,包括基座、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若干减震单元,第一电路板上设有锁相环电路,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软质线材进行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分别嵌入各个减震单元的凹槽内,从而固定在各个减震单元之间,第一减震部与第一电路板的一面接触且第二减震部与第一电路板的另一面接触。有益效果: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的两面接触,使第一电路板与紧固件之间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从而减小锁相环电路因环境震动干扰而发生相位噪声恶化的风险。本发明涉及锁相环电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相环电路装置,特别涉及具有防震功能的锁相环电路装置及移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简称PLL。)是一种负反馈控制系统,锁相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相位同步产生的电压来调谐压控振荡器以产生目标频率。
卫星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车载、船载、机载等类型的移动电子设备上。移动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震动环境的影响。锁相环电路受到震动影响时容易引入相位抖动,从而造成相位噪声指标恶化,甚至造成信号解调功能失常。
现有技术中,带锁相环电路装置的移动电子设备面临需要通过减震来优化相位噪声指标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的减震方案一般是通过在移动电子设备整机外设置减震机构,从而减小震动环境对整个移动电子设备的影响,这种减震方案的技术缺陷在于:因为移动电子设备的整机重量较大,所以设在移动电子设备整机以外的减震机构的体积较大,使移动电子设备难以实现小型轻量化的设计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锁相环电路装置及移动电子设备,可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锁相环电路装置的减震,从而减小震动使锁相环电路装置发生相位噪声恶化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具有防震功能的锁相环电路装置,包括基座、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若干减震单元,第一电路板上设有锁相环电路,第一电路板通过减震单元与基座连接,第二电路板与基座连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软质线材进行电连接;减震单元包括紧固件和减震垫,紧固件将减震垫固定在基座上;减震垫为弹性材质,减震垫上设有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和连接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分别设在连接部的两端,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大于连接部并使连接部的周围形成凹槽;第一电路板分别嵌入各个减震单元的凹槽内,从而固定在各个减震单元之间,第一减震部与第一电路板的一面接触且第二减震部与第一电路板的另一面接触。
作为改进,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凸棱,凸棱为弹性材质,各个凸棱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的表面上周向布置。
作为改进,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为圆饼状,连接部为圆柱状,第一减震部上的凸棱的数量为六个,第二减震部上的凸棱为六个。
作为改进,第一电路板的边缘设有若干缺口,各个减震垫上的凹槽通过缺口与第一电路板相互嵌合,从而使第一电路板固定在各个减震单元之间。
作为改进,缺口的数量为三个,第一电路板的形状为矩形,第一电路板的一侧边缘设有一个缺口且第一电路板的另一侧边沿设有两个缺口。
作为改进,基座上设有凹坑,第一电路板布置在凹坑内,第二电路板布置在凹坑外。
作为改进,具有防震功能的锁相环电路装置还包括顶盖,顶盖与基座连接,顶盖覆盖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移动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防震功能的锁相环电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程星微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程星微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8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