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8064.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6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光基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第一透光基板包括相连接的本体及凸出部,其中凸出部具有外表面,且外表面朝向远离本体的方向。第一电路板毗邻凸出部,并与凸出部共同位在本体的同一侧,其中第一电路板具有内表面,内表面朝向本体,且内表面至凸出部上的垂直投影位在外表面与本体之间。第二电路板设置在凸出部上,并延伸至第一电路板。薄膜晶体管阵列设置在本体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用电器设备的各式电子产品之中,显示装置已经被广泛地使用来输出影像或是操作选单。显示装置包括了多个电子元件以及连接这些电子元件的线路。例如,在应用薄膜晶体管阵列的显示装置中,可通过线路传输信号至薄膜晶体管阵列,以施加电压予连接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因应目前消费市场的潮流,显示装置的相关产品也渐趋向为高屏占比。对此,窄边框设计的显示装置也已被开发出来,并也受到消费者市场的热烈回响。于窄边框设计中,对于显示装置在显示区以外的周边区而言,如何有效利用周边区的空间来完成走线或元件配置,已成为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光基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第一透光基板包括相连接的本体及凸出部,其中凸出部具有外表面,且外表面朝向远离本体的方向。第一电路板毗邻凸出部,并与凸出部共同位在本体的同一侧,其中第一电路板具有内表面,内表面朝向本体,且内表面至凸出部上的垂直投影位在外表面与本体之间。第二电路板设置在凸出部上,并延伸至第一电路板。薄膜晶体管阵列设置在本体上。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图案。导电图案设置在第一透光基板上,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至少通过导电图案及第二电路板而电性连接至第一电路板。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凸出部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一电路板具有第二侧表面,且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朝向彼此。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下表面,其中第一电路板的下表面位在第二电路板与连接器之间。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块。第一透光基板设置在背光模块之上,且连接器与背光模块共同位在第一透光基板的同一侧,并分别具有朝向彼此的一对表面。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凸出部具有第一上表面,第一电路板具有第二上表面,第一上表面及第二上表面朝向第二电路板并共同位在第二电路板的下侧,且第二上表面的位置高过第一上表面的位置。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的内表面与本体相隔间隙。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集成电路元件以及导电图案。集成电路元件设置在凸出部上。导电图案设置在凸出部上,并电性连接集成电路元件及第二电路板,且集成电路元件至少通过导电路案电性连接至薄膜晶体管阵列。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凸出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第一电路板位在凸出部之间。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集成电路元件,分别设置在凸出部上。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凸出部位在第一电路板之间。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图案。导电图案设置在第一透光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薄膜晶体管阵列,其中导电图案自本体连续地延伸至凸出部,且第二电路板接触该导电图案。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透光基板及显示介质层。第二透光基板设置在第一透光基板上。显示介质层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共同设置在第一透光基板与第二透光基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8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电泳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