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溶剂萃取沉降法处理相碳微球原料沥青的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7648.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台河宝泰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1/18 | 分类号: | C10C1/18;C10C1/00;C10C1/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孙宇博 |
地址: | 1546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溶剂萃取 沉降 处理 相碳微球 原料 沥青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溶剂萃取沉降法处理相碳微球原料沥青的装置及工艺,包括调节组件、搅拌组件、底座组件、溶剂接口、沉降罐体、进料口、可视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和加热层,底座组件由液压杆、支撑脚和支撑板组成,调节组件由滚珠螺母、L型支架、滑块、滚珠丝杆、轴承座、固定架、泛塞封、夹持架、传动箱体、伺服电机、电机支架、第一斜齿轮、支撑轴、第二斜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散热孔组成,搅拌组件由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该发明,可有效控制原料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QI)含量,可根据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设计不同性质的原料,同时沉降罐体便于随时观察内部情况的同时可利用调解组件调整第一出液管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采用溶剂萃取沉降法处理相碳微球原料沥青的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中温煤沥青是生产中间相炭微球的主要原料。中温煤沥青中多为多环芳烃,对中间相小球体的生成有易。原料中的喹啉不溶物(QI)含量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对反应体系内的黏度、中间相炭微球的生成、长大、融并及其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国内不同地区煤炭种类不同,所产煤沥青性质及组份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中温沥青煤沥青喹啉不溶物(QI)含量一般在1-7%之间。喹啉不溶物(QI)可促进中间相小球体的生成,对于中间相小球体的大小控制也有很大好处。但含量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一般要求不超过3%。喹啉不溶物(QI)中包括原生QI和次生QI,原生QI为煤焦油中自身携带含量。用含有原生QI沥青原料生产的中间相炭微球,虽然颗粒度较大,且分布较为均匀,但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中,存在着不易石墨化的问题。石墨化度低,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容量较低。所以控制原料沥青中喹啉不溶物(QI)至关重要。同时,现有沥青沉降时使用的沉降罐不利于随时观察内部情况,且分层后分液效果不好,易混合污染,不利于后续反应的操作,因此设计采用溶剂萃取沉降法处理相碳微球原料沥青的装置及工艺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溶剂萃取沉降法处理相碳微球原料沥青的装置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用溶剂萃取沉降法处理相碳微球原料沥青的装置,包括调节组件、搅拌组件、底座组件、溶剂接口、沉降罐体、进料口、可视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和加热层,所述沉降罐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沉降罐体的侧面顶部设置有溶剂接口,且溶剂接口与轻相蒸馏系统和重相蒸馏系统连接均连接,所述沉降罐体的顶部一侧竖直嵌入安装有第一出液管,所述沉降罐体的底部中央安装有第二出液管,所述沉降罐体的外壁一侧竖直嵌入安装有可视条,且第一出液管与可视条的轴线在同一个竖直面上,所述沉降罐体的内壁嵌入安装有加热层,所述沉降罐体固定安装在底座组件上;
所述底座组件由液压杆、支撑脚和支撑板组成,所述支撑脚的数目有三个,且等距离焊接安装在沉降罐体的底部边缘,所述沉降罐体与支撑脚连接处的上方固定套接在支撑板的顶部中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分别与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台河宝泰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七台河宝泰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7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