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7615.8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0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清;赵柏恒;周清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驱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器,包括一壳体、一挡板、一无线线圈、以及至少一电子元件。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一侧壁和一底板,且一开口形成于侧壁上。挡板可拆卸地连接壳体以遮蔽开口,包括一第一侧边、一第一导槽、一第二侧边、一第二导槽、以及一底边。第一侧边相反于第二侧边,且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分别形成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底边则邻近于底板。侧壁的部分容置于第一、第二导槽中。无线线圈设置于壳体中且邻近于挡板,电子元件则设置于壳体中且电性连接无线线圈。其中,壳体和挡板分别具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器。更具体地来说,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有无线线圈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具有无线功能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驱动器会在金属外壳上对应无线线圈处进行开孔或切割,以利无线线圈通过加工出的孔洞对外进行无线的信号传输。
然而,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的金属外壳在进行前述加工后的强度会减低,且异物可能会由孔洞侵入发光二极管驱动器内部。部分发光二极管驱动器会在孔洞处粘贴非金属遮盖,但这种方式存在非金属遮盖容易脱落的问题,且组装加工上亦不容易。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器,包括一壳体、一挡板、一无线线圈、以及至少一电子元件。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一侧壁和一底板,且一开口形成于侧壁上。挡板可拆卸地连接壳体以遮蔽开口,包括一第一侧边、一第一导槽、一第二侧边、一第二导槽、以及一底边。第一侧边相反于第二侧边,且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分别形成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底边则邻近于底板。侧壁的部分容置于第一、第二导槽中。无线线圈设置于壳体中且邻近于挡板,电子元件则设置于壳体中且电性连接无线线圈。其中,壳体和挡板分别具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挡板更包括一第三导槽,形成于底边上且连通第一导槽该第二导槽。当挡板与壳体连接时,侧壁的部分容置于第三导槽中。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驱动器更包括一盖体和一导线,且挡板更包括一穿孔。盖体可拆卸地连接壳体的侧壁,且无线线圈和电子元件设置于盖体和底板之间。导线连接无线线圈或电子元件并穿过该穿孔。盖体包括一延伸部,朝向底板延伸,且挡板设置于延伸部和无线线圈之间。前述延伸部邻近导线处具有圆角。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开口与侧壁具有一剖面面积,且前述开口占剖面面积的80%以上。挡板的尺寸和开口的尺寸大致相同。侧壁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底板,且第二端相反于第一端,其中底边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的1/6。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挡板不凸出于侧壁的第二端。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的爆炸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挡板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挡板的仰视图。
图6A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电子元件和无线线圈的示意图。
图6B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壳体、挡板、电子元件和无线线圈的示意图。
图6C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壳体和挡板的前视图。
图6D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壳体、挡板、电子元件、无线线圈和导线的示意图。
图6E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7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模块
- 下一篇:仓库柔性生产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