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川党参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77236.9 申请日: 2019-08-22
公开(公告)号: CN110495366A 公开(公告)日: 2019-11-26
发明(设计)人: 周武先;段媛媛;郭坤元;张美德;何银生;艾伦强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C21/00
代理公司: 61230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长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地址: 445000 湖北省恩施***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川党参 喷施 外源 硒肥 硒元素 栽培 富硒 常规栽培技术 富硒栽培 叶面喷施 植株生长 植株 施用量 有机硒 总硒 药材 融合 成熟 应用 统一 生产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硒川党参的栽培方法,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外源喷施硒肥步骤,所述外源喷施硒肥即向川党参植株喷施外源硒肥,以硒元素计,所述外源硒肥硒元素的施用量为5~40mg/m2。外源喷施硒肥步骤通常在川党参栽培的第三年,于川党参植株生长旺盛期和花期,喷施1~3次外源硒肥,每次喷施间隔20天以上。本发明采用叶面喷施,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川党参药材总硒含量达0.27~1.00mg/kg,其中有机硒占比为79.1%~84.0%。本发明方法可指导生产稳定优质的富硒川党参,解决了目前川党参栽培方法不规范、不统一,富硒栽培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涉及药食同源植物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富硒川党参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学功能(Schwarz和Foltz,1957)。现已发现人类40多种疾病与缺硒或低硒有关,如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血管疾病等。Broadley等(2006)认为人工补硒是防治多种缺硒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富硒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缺硒地区人工补硒的一种重要手段(Ramos等,2010)。硒虽然没有被认定为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可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指出,硒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硒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态有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种。在土壤和天然溶液中,硒主要以无机态的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存在,而其在生物体内则主要以含硒氨基酸、含硒蛋白质、含硒多糖等有机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Finley等,2007)。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无机硒在人畜体内积累过多,则容易引起硒中毒。因此,在农产品富硒研究中,除了考虑对总硒的吸收与利用之外,还应特别注意硒在农产品中有机态和无机态的比例,以达到安全补硒的目的。已有研究表明,增施硒肥能有效提升旱稻(Reis等,2018)、蓝莓(Li等,2018)中总硒的含量,且能显著提高作物食用部位的品质。

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为桔梗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干燥根是党参药材来源之一,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中国药典,2015)。自2018年起,我国拟将党参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增强,这无疑会增加党参的市场需求。我国2/3以上的地区处于低硒或缺硒环境,食用富硒川党参可以达到既保健又补硒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和保健途径。因此,生产优质富硒川党参对满足当今市场需求,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根据本专利申请发明人团队对省内外川党参栽培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川党参栽培方法不一,尤其是富硒栽培方面,造成富硒川党参产品硒含量和品质差异较大,不利于富硒川党参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生产稳定优质的富硒川党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中所引用的相关文献:

[1]Schwarz K,Foltz C M.Selenium as an integral part of factor3against dietary necrotic liver degener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1957,79(12):3292-3293.

[2]Broadley M R,White P J,Bryson R J,et al.Biofortification of UKfood crops with selenium[J].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2006,65(2):169-18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7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