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木糖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77021.7 申请日: 2019-08-22
公开(公告)号: CN110358745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9
发明(设计)人: 孙科;沙凤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科宁多元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9/04 分类号: C12N9/04;C12N15/53;C12N15/70;C12N1/21;C12P19/02;C12R1/19
代理公司: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代理人: 王月霞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木糖醇 脱氢酶 突变体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4‑木糖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用途。该4‑木糖醇脱氢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41位亮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第179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该4‑木糖醇脱氢酶突变体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将该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含有该基因的基因工程菌,实现重组4‑木糖醇脱氢酶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4‑木糖醇脱氢酶突变体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可用于高效转化木糖醇制备L‑木酮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木糖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糖协会(ISRS)对稀有糖的定义:稀有糖是“在自然界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类单糖及其衍生物”。稀有糖虽然在自然界中含量少,但因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和低毒性使其在膳食、保健、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膳食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性和药物低毒性越来越关注。L-木酮糖(L-xylulose)是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代谢途径的戊酮糖,其在自然界中浓度很低,是一种稀有糖。口服L-木酮糖可以抑制肠道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能有效地抑制餐后血糖升高,是降血糖食品的理想活性成分,L-木酮糖用于肿瘤治疗时能显著抑制恶性肿瘤细胞。此外,L-木酮糖可以作为其他稀有糖生产的前体物质。例如,L-木酮糖可以通过L-鼠李糖异构酶转化生产L-木糖和L-来苏糖。

根据Izumoring理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L-木酮糖。例如L-木糖和L-来苏糖通过醛糖异构酶的异构作用转化为L-木酮糖;L-核酮糖通过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作用于C-3位置羟基,通过差向异构作用转化为L-木酮糖;L-阿拉伯糖醇和木糖醇通过氧化还原酶的氧化作用转化为L-木酮糖。其中L-木糖、L-来苏糖、L-核酮糖和L-阿拉伯糖醇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难以分离纯化且价格极其昂贵,无疑会提高L-木酮糖的生产成本。而木糖醇作为目前在商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稀有糖之一,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价格相对低廉,易于获得。以木糖醇为底物,使得L-木酮糖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生物转化生产L-木酮糖,主要是通过菌体静息细胞催化氧化底物木糖醇。通常先培养菌体达到一定的浓度,通过过滤或离心方法收集并且洗涤培养的菌体细胞,再将这些细胞悬浮在含底物(主要为木糖醇)的反应体系中,在一定温度、pH和振荡条件下进行转化生产。该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本较低且产品纯度高,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基于长远考虑,生物转化法是最具潜力的,也是L-木酮糖生产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转化法生产L-木酮糖的研究最早见于198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Doten等人在研究细菌性植物病原菌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ora,现更名为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的戊糖醇代谢过程中分离到1株能以木糖醇为唯一碳源的自发突变株(Doten et al.,1985),该突变菌株检测到具有4-木糖醇脱氢酶(XDH)和L-木酮糖激酶的活性,这种新型4-木糖醇脱氢酶,木糖醇为底物KM达到48Mm,可以催化NADH为辅酶的L-木酮糖还原反应。随后,他们通过转位子突变诱变筛选得到木糖醇阴性突变体突变株,该突变株可以合成4-木糖醇脱氢酶,同时缺乏L-木酮糖激酶活性。突变体可以转化木糖醇生成L-木酮糖,而不能进一步磷酸化L-木酮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Doten et al.,1985)。2006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Aarnikunnas等人成功将菠萝泛菌中的4-木糖醇脱氢酶基因分离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进行了表达,这是首次细菌来源的4-木糖醇脱氢酶基因克隆并表达成功。通过对4-木糖醇脱氢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XDH受到镁离子调节,其最适p H在碱性范围(Aarnikunnas etal.,2006)。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的静息细胞转化木糖醇生成L-木酮糖的影响因素,其在生物反应器中以250g/L木糖醇为底物时,L-木酮糖的生产力达到1.09g/(gh)(Usvalampiet al.,200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宁多元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宁多元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7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