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及富氧燃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76262.X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3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任强强;李诗媛;刘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10;F23C10/18;F23L7/00;F23J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燃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包括:
循环流化床本体(10),用于第一燃料的燃烧并产生高温含灰烟气;
烧嘴(20),与所述循环流化床本体(10)的出口相连通,用于接收所述高温含灰烟气、向所述烧嘴通入第二燃料以及烧嘴风,以使所述第二燃料在所述高温含灰烟气和烧嘴风的作用下发生部分燃烧或气化反应,生成气化燃料;
第二燃烧室(30),与所述烧嘴相连通,用于将所述气化燃料以及四次风通入所述第二燃烧室,以使所述气化燃料燃烧,产生第二烟气;
再循环回路,用于将部分所述第二烟气作为再循环烟气送入所述循环流化床本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所述循环流化床本体(10)包括第一燃烧室(11),所述第一燃烧室(11)的侧壁还包括二次风进口(17),用于输入二次风;所述第一燃烧室(11)的底部包括一次风进口(16),用于输入一次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所述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的运行压力为0.1-3.0MPa。
4.一种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包括:
循环流化床本体(10),用于第一燃料的燃烧并产生高温含灰烟气;
多个烧嘴(20),用于接收所述高温含灰烟气、向所述烧嘴通入第二燃料以及烧嘴风,以使所述第二燃料在所述高温含灰烟气和烧嘴风的作用下燃烧,生成烧嘴燃烧产物;
第二燃烧室(30),包括反应室(31)、四次风进口(33)、第三燃料给料口(34)以及烟气出口(35),其中,所述第三燃料给料口(34)用于输入所述第二燃料,所述烟气出口(35)设于所述反应室(3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所述四次风进口(33)与第三燃料给料口(34)相对设于所述反应室(3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6.一种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包括:
循环流化床本体(10),用于第一燃料的燃烧并产生高温含灰烟气;
多个烧嘴(20),用于接收所述高温含灰烟气、第二燃料以及烧嘴风,以使所述第二燃料在所述高温含灰烟气和烧嘴风的作用下部分燃烧或气化,生成气化燃料;
第二燃烧室(30),包括反应室(31)和烟气出口(35),其中,所述烟气出口(35)设于所述反应室(31)的底部;所述反应室(31)的侧壁从高到底依次设有所述多个烧嘴(20),以使所述气化燃料在所述反应室(31)内继续燃烧。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的富氧燃烧方法,包括:
将氧气与所述再循环烟气混合后分别作为一次风和二次风通过一次风进口(16)和二次风进口(17)送入第一燃烧室(11);
将第一燃料送入所述第一燃烧室(11),与所述一次风和二次风进行燃烧反应,生成所述高温含灰烟气,其中,所述第一燃料为颗粒状;
将所述高温含灰烟气、氧气与第二燃料送入所述烧嘴(20)内进行部分燃烧或气化反应,获得高温半焦与煤气,其中,所述第二燃料为粉状;
将所述高温半焦与煤气送到所述第二燃烧室(30)中,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氧燃烧方法,在所述第一燃烧室(11)中,氧气浓度为10%-21%、燃烧温度为850-950℃以及过氧系数为0.95-1.0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氧燃烧方法,在所述第二燃烧室(30)中,氧气浓度为21%-50%、燃烧温度小于1200℃以及过氧系数为1.1-1.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氧燃烧方法,在所述烧嘴(20)内过氧系数为0.3-0.6。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氧燃烧方法,所述第一燃料占总燃料重量的40%-60%,所述第二燃料占总燃料重量的6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62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