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芴类引发剂、包含其的光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853.5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春;胡春青;陈亮;于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95/108 | 分类号: | C07D295/108;C07D213/50;C07D307/46;C07C225/16;C07C225/06;C07C225/18;C07C49/83;C07C205/45;C07D333/22;C08F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美月 |
地址: | 21315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发 包含 光固化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芴类引发剂、包含其的光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芴类光引发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上述光引发剂中,在芴结构上引入一个或多个烷基酮类取代基,在9号碳原子上引入两个芳基酮类取代基,这使得引发引发反应后上述引发剂形成的碎片依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光固化效果;同时多个光活性基团R3的引入能够增加单位质量光引发剂产生自由基的数量,进而有利于提高光引发剂的感度。此外由于上述光引发剂的分子量较大,颜色较浅,因而上述光引发剂还具有不易迁移和耐黄性优异的特点,因而上述光引发剂还具有几乎没有VOC排出,气味低及耐黄性优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芴类引发剂、包含其的光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物品的安全性格外关注,例如,食品安全、生活环境的安全舒适等。同时各行业的环保要求也日趋严格,尤其化工相关行业在VOC排放方面的和排放量上做了严格的管控。几乎无VOC排放的光固化涂料和光固化油墨的绿色环保技术被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增大引发剂和增感剂分子的分子量是解决光引发剂迁移性的有效手段。由于分子量的增加,活性基团的比例会下降,引发剂的引发效率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开发一种新型高感度的大分子光引发剂来解决涂料油墨应用当中的迁移性问题。
现有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α-羟基酮类光引发剂、α-氨基酮类光引发剂,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合成容易、价格也较低等优点,在光固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上述光引发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迁移性、气味性、黄变、溶解性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对于上述问题,一种做法是将活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相连,使其大分子化,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分子迁移性及气味性的问题,但其产生自由基的体积增大,限制了该自由基的移动速度,使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光引发剂的感度。另外,大多数这类大分子光引发剂的性状是非常粘稠的液体,使用起来也十分的不方便。另一种方法是合成不同种类的α-羟基酮类、α-氨基酮类光引发剂,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述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但是其制备合成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随着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开发出零迁移的光引发剂是本领域人员追求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零迁移率以及耐黄性和感度好的光引发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芴类引发剂、包含其的光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的芴类光引发剂存在无法同时具有零迁移、耐黄变性和高感度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芴类引发剂,芴类光引发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3~C8的环烷基取代的C1~C12的烷基、C1~C12的烷基取代的C3~C8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或R1和R2彼此相连成环;R3为光活性基团;Ar表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