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枪、燃烧器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039.3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初;刘亮;雷林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10 | 分类号: | F23D11/10;F23D11/38;F23D1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胡晓明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枪 燃烧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喷枪、燃烧器和控制方法,其中,喷枪包括:混合腔,用于混合燃油和气体,混合腔的一端设有喷嘴,喷嘴用于喷射燃油;燃油室,与混合腔连通;气室,一端与混合腔连通;缸筒腔,与气室的另一端连通;相互连接的活塞和顶针,活塞设于缸筒腔内,并可带动顶针移动,以连通或隔绝燃油室和混合腔;其中,进入气室的一部分气体从气室的一端进入混合腔内,另一部分气体从气室的另一端进入缸筒腔内,推动活塞带动顶针,打开燃油室与混合腔之间的通道。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燃油因低温易凝结的现象,提升了点火的成功率,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保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枪、一种燃烧器和一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沥青站燃油燃烧器普遍采用重油作为燃料,重油需要加热降低粘度后,使用压缩空气作为雾化介质,在喷枪内雾化后燃烧。
一方面燃油从管路中流动时容易冷却凝结堵塞,导致点不着火;另一方面压缩空气与燃油先后从喷枪喷出,压缩空气起到了冷却喷枪的效果,燃油受此冷却效果,也容易凝结堵塞在喷枪内,导致点不着火。冷天或者使用高粘度重油此现象尤为明显,如燃烧器点不着火,将导致沥青站大量配套施工设备和人员等待,降低了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燃油凝结而无法点火的问题,一些技术方案在喷枪内设置电加热装置,点火前加热喷枪,以便于点火,但是受结构限制,喷枪内电加热功率有限,使用高粘度燃油时仍然存在点不着火的情况,且喷枪结构复杂,电加热装置损坏将导致整个喷枪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枪。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喷枪,包括:枪体,枪体中设置有燃油室、气室、混合腔、缸筒腔;枪体上设置有连通至燃油室的进油口、连通至气室的进气口;枪体上还设有连通至混合腔的一端的喷嘴;混合腔的另一端与燃油室的一端之间通过出油孔连通;混合腔的另一端与气室的一端之间通过出气孔连通;燃油室的另一端与缸筒腔的一端之间通过顶针导向孔连通;气室的另一端与缸筒腔的一端之间通过通气孔连通;缸筒腔中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设置有顶针,顶针可滑动密封地穿设于顶针导向孔中,其中,当活塞位于缸筒腔的一端时,顶针的末端封堵出油孔,当活塞位于缸筒腔的另一端时,顶针的末端离开出油孔,且枪体与活塞或顶针之间设置有使活塞移动至缸筒腔的一端的弹性复位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气室设置为分别与缸筒腔和混合腔连通,在气体进入气室后,可以同时进入缸筒腔和混合腔内,并推动活塞带动顶针,打开出油孔,连通燃油室和混合腔,使得燃油室内的燃油可以与气体同时进入混合腔混合,避免了压缩空气先进入混合腔冷却喷枪导致燃油凝结堵塞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燃烧器点不着火的情况,提升了工作效率。
具体地,通过混合腔的设置,为燃油和气体的混合提供了空间;通过喷嘴的设置,便于喷射燃油和气体的混合体;燃油室的设置,便于在燃油进入混合腔之前,在燃油室内憋压,以便在出油孔打开,燃油室和混合腔连通后,在压力作用下,快速进入混合腔与气体混合,并从喷嘴向外喷射,避免堵塞;气室的一端与混合腔连通,便于气体进入混合腔与燃油混合;气室的另一端与缸筒腔连通,且活塞的顶针可滑动密封地穿设于顶针导向孔中,活塞设于缸筒腔内,这样在气体进入气室后,一部分气体能够进入混合腔,另一部分气体进入缸筒腔推动活塞,带动顶针移动,从而打开出油孔,进而使得燃油室和混合腔连通,即通过活塞和顶针的联动,使得在一部分气体进入混合腔的同时,另一部分气体推动活塞移动,打开燃油室和混合腔之间的出油孔,在燃油室内憋压的燃油可以和气体同时进入混合腔内,从而避免了气体先进入混合腔导致喷枪冷却降温,进而导致燃油凝结堵塞的现象,使燃油和气体的混合物能够一起从喷嘴喷出,避免了燃烧器点不着火的情况,提升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5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加温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NOx燃气燃烧器及其火焰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