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4976.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翠;吴义壮;孙海洋;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信息 上报 方法 装置 | ||
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参数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发起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专用隧道的建立;参数信息用于会话管理网元指示第一通信装置满足上报条件时上报用户面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根据参数信息,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规则,第一规则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在满足上报条件时,通过专用隧道,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报文。采用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第一规则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在满足上报条件时,通过专用隧道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报文。第二通信装置只需检测是否从专用隧道上接收报文,就能实现确定用户面信息的上报,可以实现简化第二通信装置的逻辑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移动宽带、物联网之外,移动通信还催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车联网、工业控制、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等,同时对网络带宽、时延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网络负荷进一步加重。
为了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带宽、低时延的要求并减轻网络负荷,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ETSI)于2014年提出了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MEC是基于5G演进架构,是将基站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一种技术。图1是基于5G架构的MEC方案。其中,基于5G的MEC一种方案是MEC部署在下沉的用户面网元(User Plane Function,UPF)(即本地UPF)处,如图1中连线所示的部署方式,相对于传统部署方式,MEC提供的业务的服务器距离用户较近,可以为用户提供低时延、高带宽服务。
但是,在MEC场景下,若MEC部署在下沉的UPF处,由于接入和移动管理网元(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策略控制网元(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的部署位置相对较高(即距离用户较远),如果依然按照现有的路径(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RAN--AMF--会话管理网元(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PC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上报用户面信息,则由于上报路径较长,AF或PCF可能无法及时根据RAN信息做出码率或策略调整,进而导致报文传输受到影响,例如出现丢包情况,影响用户业务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用户面信息上报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参数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起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专用隧道的建立,所述专用隧道用于传输用户面信息;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满足上报条件时上报所述用户面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满足所述上报条件时,通过所述专用隧道,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报文,所述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信息。
采用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在获取参数信息后,发起建立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专用隧道,并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规则,第一规则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在满足上报条件时,通过专用隧道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报文。因此,可以实现第二通信装置无需一直检测报文中是否包括用户面信息,只需检测是否从专用隧道上接收报文,就能实现确定用户面信息的上报,因而能够实现第二通信装置的逻辑功能的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容器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垃圾处理综合收集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