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合成氮化硅/硼化锆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74763.4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詹创添;吴利翔;牛文彬;朱林林;郭伟明;林华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58 | 分类号: | C04B35/58;C04B35/584;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合成 氮化 硼化锆复相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氮化硅/硼化锆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氮化硅/硼化锆复相陶瓷是将预氧化的ZrB2、Si粉和烧结助剂MgO‑Y2O3经混料,干燥后得到Si‑ZrB2‑MgO‑Y2O3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进行造粒和成型,再采用冷等静压制得Si‑ZrB2‑MgO‑Y2O3坯体;将坯体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1300~1450℃烧结,然后升温至1500~1600℃烧结并保温制得。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Si3N4‑ZrB2复相陶瓷的相对密度为95~99%,硬度为18~25GPa,断裂韧性为10~15MPa·m1/2,抗弯强度为800~1200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原位合成氮化硅/硼化锆(Si3N4-ZrB2)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Si3N4陶瓷作为一种结构陶瓷,具有高强、高硬、高韧、耐磨、耐高温、以及高导热等优异性能,在工业界具有广泛的应用。通常Si3N4陶瓷以高纯Si3N4粉体为原料,添加烧结助剂促进致密化,但是这种方法制备成本较高。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以Si粉为原料,通过反应气压烧结制备Si3N4陶瓷,降低成本。但是由于Si粉氮化的速度比较缓慢,并且氮化后形成的Si3N4致密化较困难,很难获得高致密、高性能的Si3N4陶瓷。即Si粉反应烧结制备Si3N4陶瓷主要存在Si粉氮化时间较长的问题,如此长周期并且苛刻的制备工艺部分抵消了以Si粉为原料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基于以上Si粉氮化困难,目前主要通过往Si粉中添加ZrO2、TiO2、稀土氧化物等作为催化剂促进氮化,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都只是通过Si粉反应烧结制备Si3N4陶瓷,然而,考虑到有些需要更高硬度以及导电的场合,现有技术却无法满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硅/硼化锆陶瓷。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氮化硅/硼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氮化硅/硼化锆陶瓷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原位合成氮化硅/硼化锆复相陶瓷,所述氮化硅/硼化锆复相陶瓷是将预氧化的ZrB2、Si粉和烧结助剂MgO-Y2O3经球磨混料干燥后,得到Si-ZrB2-MgO-Y2O3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进行造粒和成型,再采用冷等静压在100~300MPa保压制得Si-ZrB2-MgO-Y2O3坯体;将坯体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1300~1450℃烧结,然后升温至1500~1600℃烧结制得。
优选地,所述氮化硅/硼化锆复相陶瓷的相对密度为95~99%,硬度为18~25GPa,断裂韧性为10~15MPa·m1/2,抗弯强度为800~12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