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熄焦及焦炉烟气联合净化工艺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4753.0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李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B01D53/86;B01D53/50;B01D50/00;B01D53/83;B01D53/5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干熄焦 净化 废烟气余热 工艺及系统 焦炉烟气 热交换器 废烟气 干法脱硫装置 二次除尘器 一次除尘器 回收 脱硫脱硝 烟气排放 引入系统 有机融合 余热锅炉 干熄炉 引风机 红焦 烟囱 余热 联合 | ||
1.干熄焦及焦炉烟气联合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焦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焦炉废烟气经换热降温后送入干熄炉,对高温焦炭进行换热冷却,干熄炉排出的废烟气经一次除尘器除尘,同时向一次除尘器中喷入脱硫剂NaHCO3,脱硫后的废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通过余热锅炉控制废烟气出口温度,使换热后排出的废烟气直接进入SCR脱硝装置进行SCR脱硝催化反应;脱硝后的废烟气再经换热降温及二次除尘后送往烟囱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及焦炉烟气联合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焦炉废烟气引入系统,将焦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焦炉废烟气从焦炉总烟道中引出,进入热交换器一;
2)在热交换器一内,温度为200℃~300℃的焦炉废烟气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被来自余热锅炉的除盐水冷却至150℃以下,焦炉废烟气携带的部分热量被回收送入余热锅炉,换热后的焦炉废烟气通过干熄炉下部的供气装置进入干熄炉内;
3)在干熄炉内,焦炉废烟气与高温焦炭逆向接触,吸收焦炭热量后的废烟气从干熄炉上段排出后进入一次除尘器,经过冷却的焦炭通过干熄炉下部的排焦系统排出;
4)干法脱硫装置通过NaHCO3喷入管道向一次除尘器内喷入NaHCO3,在一次除尘器中,NaHCO3与废烟气中的SO2充分接触发生反应,生成NaHSO3、Na2SO3,实现废烟气中SO2的脱除;生成的NaHSO3、Na2SO3及废烟气携带的焦粉在一次除尘器内通过惯性碰撞和沉降作用从烟气中分离;
5)经过一次除尘后的废烟气进入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废烟气携带的热量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或设备的驱动,实现炼焦余热的回收利用;经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后的废烟气通过管道直接进入SCR脱硝装置进行脱硝处理;
6)经SCR脱硝装置脱硝处理后的废烟气进入热交换器二进行降温处理;在热交换器二内,废烟气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被来自余热锅炉的除盐水冷却,废烟气携带的部分热量被回收送入余热锅炉,降温后的废烟气送入二次除尘器;
7)在二次除尘器内,采用过滤除尘方式脱除废烟气中携带的固体颗粒物及粉尘,所捕集到的颗粒物和粉尘经二次除尘器下部的粉尘收集装置回收后外排处理,过滤除尘后的废烟气由引风机送往烟囱排放。
3.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工艺的干熄焦及焦炉烟气联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炉废烟气引入系统、热交换器一、干熄炉、干法脱硫装置、一次除尘器、余热锅炉、SCR脱硝装置、热交换器二、二次除尘器、引风机及烟囱;所述焦炉废烟气引入系统包括焦炉总烟道及烟道翻板,焦炉总烟道上设焦炉废气引出口,烟道翻板设置在焦炉废烟气引出口与烟囱之间的焦炉总烟道上;焦炉废气引出口通过焦炉废烟气管道连接热交换器一的废烟气入口,热交换器一的废烟气出口连接干熄炉下部的供气装置;干熄炉上部的废烟气出口通过废烟气输送管道依次连接一次除尘器、余热锅炉、SCR脱硝装置、热交换器二、二次除尘器、引风机及烟囱;且沿废烟气流动方向,一次除尘器上游的废烟气输送管道上设NaHCO3喷入口,通过NaHCO3喷入管道连接NaHCO3供给装置,NaHCO3喷入管道与NaHCO3供给装置共同组成干法脱硫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熄焦及焦炉烟气联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一上设有除盐水入口和除盐水出口,除盐水入口和除盐水出口分别通过除盐水管道连接余热锅炉的省煤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熄焦及焦炉烟气联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二上设有废烟气入口、废烟气出口、除盐水入口和除盐水出口,废烟气入口连接热交换器二上游的废烟气输送管道,废烟气出口连接热交换器二下游的废烟气输送管道;除盐水入口和除盐水出口分别通过除盐水管道连接余热锅炉的省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7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的焦炉装煤孔
- 下一篇:一种干法熄焦双超发电循环水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