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池的电极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4192.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舜;陈星;金辉乐;李俊;刘一严;陈锡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4/13;H01M4/70;H01M4/139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池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柔性电池的电极芯体,该电极芯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正极片包括有正极集流片、以及间隔条纹形式涂覆在正极集流片上的多个正极材料区, 正极集流片对应相邻正极材料区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正极空箔区,
所述的负极片包括有负极集流片、以及间隔条纹形式涂覆在负极集流片上的多个负极材料区,负极集流片对应相邻负极材料区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负极空箔区,
所述的正极片以其正极空箔区的任一位置为折弯处弯折形成由多段V型构段依次连接而成的弯折结构;
所述的负极片以其负极空箔区的任一位置为折弯处弯折形成由多段V型构段依次连接而成的弯折结构;
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其弯折形态下设有正极材料区和负极材料区的一面相向设置且其上的正极材料区和负极材料区两两正对配合,正极片与负极片二者之间由所述隔膜分隔;
所述的多个正极材料区为相同尺寸规格的矩形形状,所述的多个正极空箔区也为相同尺寸规格的矩形形状;
所述的多个负极材料区为相同尺寸规格的矩形形状,所述的多个负极空箔区也为相同尺寸规格的矩形形状;
所述电极芯体斜放于电池内部,通过极片层与层之间的滑动及极片的弯曲,共同达到电池弯折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池的电极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片上的正极材料区在正极集流片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所述的负极片的负极材料区设置于其中一个面上,且负极片的数量为正极片的2倍,所述的正极片以所述的弯折结构形态设置于中间,所述的负极片以所述的弯折结构形态分别设置于正极片的对应两侧,负极片和正极片之间通过隔膜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池的电极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片上的负极材料区在负极集流片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所述的正极片的正极材料区设置于其中一个面上,且正极片的数量为负极片的2倍,所述的负极片以所述的弯折结构形态设置于中间,所述的正极片以所述的弯折结构形态分别设置于负极片的对应两侧,负极片和正极片之间通过隔膜分隔。
4.一种柔性电池的电极芯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正极片以及负极片:将正极浆料、负极浆料以间隔条纹形式分别涂布于集流片上以分别形成正极片以及负极片,正极片上的涂布区域构成正极材料区,正极材料区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正极空箔区,负极片上的涂布区域构成负极材料区,负极材料区之间的间隔区域构成负极空箔区;
(2)加工成弯折结构的正极片以及负极片:将正极片以正极空箔区任一位置为折弯处弯折形成由多段V型构段依次连接而成的弯折结构;
将负极片以负极空箔区任一位置为折弯处弯折形成由多段V型构段依次连接而成的弯折结构;
(3)电极芯体制作,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其弯折形态下设有正极材料区和负极材料区的一面相向设置且其上的正极材料区和负极材料区两两正对配合,正极片与负极片二者之间由所述隔膜分隔。
5.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极芯体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柔性电池包括有柔性的封装体、设置于封装体内的所述电极芯体和电解液,以及分别与电极芯体形成电连接并引出到封装体外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芯体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芯体以0°<a<180°倾斜角度置于封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41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