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管、医学成像设备、测温系统及轴承测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556.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3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韬;张胜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02 | 分类号: | H01J35/02;G01K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黄定红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医学 成像 设备 测温 系统 轴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管、医学成像设备、测温系统及轴承测温方法,所述X射线管包括管壳、转轴、轴承以及轴承套,所述轴承套设所述转轴,所述轴承套套设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套固定设置于所述管壳内并与管壳之间形成封闭的真空空间;所述轴承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空间相隔离设置的测温槽,所述测温槽供测温元件伸入以使所述测温元件能够检测到所述轴承的温度。本发明提供的X射线管通过在轴承套上开设测温槽,使得自身内部的轴承的温度处于可测温的状态;又由于轴承套并非X射线管内部的运动部件,X射线管能够实现在工作状态下的实时测温,克服了传统X射线管无法进行高精度实时温度检测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管、医学成像设备、测温系统及轴承测温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管常用于产生X射线,是医学成像设备中最为核心与关键的元器件之一。X射线管的转轴需要驱动靶盘转动,转轴的高速转动会使得承载转轴的轴承具有极高的工作温度。当轴承的工作温度超过表面固体镀层的熔点时,轴承的表面镀层会发生熔融,从而威胁X射线管以及医学成像设备的正常工作。
轴承工作温度的实时测量成为X射线管提高安全性的必要手段。但是X射线管内的功能元件均服役于真空环境内,传统的测温方式在精度以及可行性上均无法满足测温需求。例如红外等非接触式测温方式由于管壳的阻挡而精度较低,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方式又会破坏X射线管内部的真空环境。X射线管中轴承温度的实时测量已经成为X射线管领域亟待攻破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X射线管、医学成像设备、测温系统及轴承测温方法,该X射线管的轴承温度可测且不破坏X射线管内部的真空环境。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管,包括管壳、转轴、轴承以及轴承套,所述轴承套设所述转轴,所述轴承套套设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套固定设置于所述管壳内并与管壳之间形成封闭的真空空间;所述轴承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空间相隔离设置的测温槽,所述测温槽供测温元件伸入以使所述测温元件能够检测到所述轴承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X射线管通过在轴承套上开设测温槽,使得自身内部的轴承的温度处于可测温的状态;又由于轴承套并非X射线管内部的运动部件,X射线管能够实现在工作状态下的实时测温,克服了传统X射线管无法进行高精度实时温度检测的弊端。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不同数量轴承的温度检测,所述转轴具有沿轴向相对远离所述轴承套的第一端以及沿轴向相对靠近所述轴承套的第二端;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所述测温槽包括第一测温槽,所述第一测温槽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处;及/或,
所述轴承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测温槽包括第二测温槽,所述第二测温槽延伸至第二轴承处。
如此设置,测温槽能够实现对处于不同位置上的轴承的温度测量。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以及降低加工难度,所述测温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平行设置。
如此设置,可以便于测温槽的开设,同时便于外部测温元件伸入测温槽的内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设备,包括X射线管,所述X射线管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X射线管。
本发明提供的医学成像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X射线管,能够实时检测X射线管内部轴承的温度,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管测温系统,包括测温元件、处理器及X射线管,所述X射线管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X射线管,所述测温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另一端伸入所述测温槽内。
本发明提供的X射线管测温系统,能够直接检测X射线管内部的轴承的工作温度,并通过处理器将测温元件检测出的模拟信号处理为数字信号,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运算以及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