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颅脑损伤中头皮撕脱伤的缝合手术后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3078.X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9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佳;李金秋;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F7/00;A61H15/00;A61M1/00;A61G7/057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颅脑 损伤 头皮 撕脱伤 缝合 术后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颅脑损伤中头皮撕脱伤的缝合手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护体,所述护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枕套,枕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气通道,送气通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层,夹持层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储存板,所述储存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抽吸管。充气管进行移动,且此时枕套的谷低谷峰现象已消失,枕套表面是平整的状态,滚动的同时可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轻微按摩,从而达到了防止伤者头部长时间某一部分受力而形成头部压疮的效果;因滚动机构与枕套之间有气体做隔离物,所以滚动机构不会直接与患者头部接触,所以按摩压力很小,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皮缝合手术后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颅脑损伤中头皮撕脱伤的缝合手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头皮撕脱伤是指头皮大片自帽状腱膜下撕脱称为头皮撕脱伤,多因头发被机器卷入所致,高速运转的钝物切线打击亦可造成。患者有大量出血,常伴有休克。撕脱处常在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有时整个头皮甚至连额肌、颞肌或骨膜一起撕脱。
受到这种伤害需要立即手术,但手术之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因为术后伤口愈合的时候会流出淤血,且患者需长时间躺着床上,查询资料可知,伤者躺在床上时头部所处的位置应高于身体,且处于15°至30°之间,以便于颅脑内部静脉回流,但因为患者的头部有缝合线,普通的枕头使头部均匀受力,就会导致缝合处受到挤压力而影响愈合效果;
此外,当患者长时间的昏迷时,其头部后脑会长时间的处于受压状态,从而使得会导致血液循环降低,继而造成患者头部的不适以及压疮的形成,与此同时,对于部分脑部手术的危重患者,时常则需要对其头部非手术部位进行抬高,以使达到尽量腾空其头部手术部位创口而避免其头部手术部位创口受压引发炎症,且不能让缝合位置出汗,而现有的手术护理设备并没有实现这些功能,因此一种用于颅脑损伤中头皮撕脱伤的缝合手术后护理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用于颅脑损伤中头皮撕脱伤的缝合手术后护理装置。
用于颅脑损伤中头皮撕脱伤的缝合手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护体,所述护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枕套,枕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送气通道,送气通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层,夹持层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储存板,所述储存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抽吸管,储存板远离抽吸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充气管,充气管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喷气嘴,喷气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表面套接有限位管,限位管远离导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卡块,卡块的表面通过复位弹簧与充气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吸管与送气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起到防止杂物进入送气管道内部的作用,且只允许气体进入,而不会使气体流出;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远离枕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轮,起到挤压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滚轮远离调节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形变箱,形变箱为软性抽放气体的材质,且可重复使用;
优选的,所述形变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枕套为弹性材料,且能弯折成任意角度,当患者想坐起来时,便可弯折成U型,减少颈椎对头部的支撑力,防止因伤者力度不足,而对头部造成二次伤害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送气通道为弹性弯曲性材料,且以充气管和储存板为节点进行弯曲,防止弯曲时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喷气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风片,改变导风片的角度,可改变滚动机构的滚动方向;
优选的,所述导风片的角度范围是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防止出现气流乱流的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