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2124.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2 | 分类号: | H01R4/22;H01R4/48 |
代理公司: | 31260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戴莹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线 容置空间 线槽 连接器 弹性导向 限位装置 容置部 开口 信号传输技术 壳体 连通 变形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线槽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线槽内的同轴线,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线槽内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具有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容置部、以及与所述容置部连接的弹性导向部,所述弹性导向部围成与所述同轴线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容置空间的尺寸。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能够在稳定的固定同轴线的同时,确保同轴线不会变形甚至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同轴线由于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领域中,用于与连接器连接的信号线和地线大多使用同轴线,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同轴线往往具有多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传输芯线、内绝缘层、屏蔽线层和外绝缘层。现有技术中,同轴线都是通过和壳体线槽两侧的限位筋过盈干涉来实现固定。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组装时同轴线表层容易出现变形破损,影响屏蔽效果;另外由于壳体模具成型需要脱模斜度,当需要在线槽内放置超过一根同轴线时,靠近底部的同轴线会因为干涉量过多装配困难或者严重变形破损,靠近开口位置的同轴线又会因为干涉量不足而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稳定的固定同轴线的同时,确保同轴线不会变形甚至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具有线槽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线槽内的同轴线和固定于所述线槽内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具有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容置部、以及与所述容置部连接的弹性导向部,所述弹性导向部围成与所述同轴线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尺寸。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线槽内设置限位装置,且该限位装置包括具有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容置部,使得同轴线能够收容于容置部内,又由于限位装置还包括与容置部连接的弹性导向部,弹性导向部围成与同轴线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且开口的尺寸小于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尺寸,使得同轴线能够经由弹性导向部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内,一方面弹性导向部起到导向作用,能够使同轴线安装在正确的位置;另一方面开口的尺寸小于容置空间的尺寸的弹性导向部会形成倒扣,在受到同轴线挤压(即同轴线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的过程)时会发生外张变形,避让同轴线,从而可以避免同轴线因受到过度挤压而变形破损,在同轴线收容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后能够将同轴线限位卡紧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内,从而实现了在稳定的固定同轴线的同时,确保同轴线不会变形甚至损坏,避免了“通过限位筋的过盈干涉固定同轴线,组装时同轴线表层容易出现变形破损,影响屏蔽效果;靠近底部的同轴线会因为干涉量过多装配困难或者严重变形破损,靠近开口位置的同轴线又会因为干涉量不足而脱落”的情况的发生。
另外,所述容置部包括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形成所述容置部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弹性导向部连接。
另外,所述侧壁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壁的两侧。
另外,所述弹性导向部包括分别自两个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在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减小。
另外,所述弹性导向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侧壁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在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增大。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共同形成倒扣结构,在受到同轴线挤压(即同轴线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的过程)时会发生外张变形,避让同轴线,从而可以避免同轴线因受到过度挤压而变形破损,在同轴线收容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后能够将同轴线限位卡紧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内。
另外,所述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同轴线线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2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