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1830.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林鑫;李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30 | 分类号: | B03C1/30;B02C23/08 |
代理公司: | 32256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任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747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矿 次磁 磨矿 湿式磁选 分级 球磨机 球磨机磨矿 精矿 粗粒产品 单体解离 分级装置 精矿产品 粒度分级 脉石矿物 磨矿效率 细粒产品 选矿厂 粉矿仓 产能 磁选 粒级 磨选 再磨 返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方法,包括将输送至粉矿仓的‑12mm的磁铁矿进入第一湿式磁选装置进行一次磁选,磁选后的精矿进入球磨机磨矿,磨矿后的磁铁矿产品给入第二湿式磁选装置进行二次磁选,而后二次磁选的精矿产品扬送至分级装置进行粒度分级,分级后的粗粒产品返回至球磨机再磨矿,分级后的‑74μm粒级占40%以上的细粒产品进入后续磨选作业。本发明的优点是消除了已单体解离的脉石矿物和贫连生体对磨矿效率的影响,提高选矿厂磨矿循环产能,降低能耗和成本,增加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色金属选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选矿技术领域中,对于磁铁矿石的选矿一般为:破碎筛分--干式磁选--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经过破碎的磁铁矿石,给入一段磨矿的球磨机中,经球磨机磨矿后,用分级设备例如旋流器、螺旋分级机等进行分级,分级后的细粒产品给入下一道作业,粗粒级产品则返回球磨机重新进行磨矿,从而形成磨矿分级的闭路循环。
但是,在这种工艺中,球磨机原给矿中存在着大量已单体解离的脉石矿物和贫连生体,而在分级设备的返回量之中,也存在着由于磨矿作用而新产出的已单体解离的脉石矿物和贫连生体,这些物质都会进入球磨机进行磨矿,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球磨机磨矿效率的提升,对球磨机处理量有直接影响,能耗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磨矿工艺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方法,消除了已单体解离的脉石矿物和贫连生体对磨矿效率的影响,提高选矿厂磨矿循环产能,降低能耗和成本,增加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粉矿仓、球磨机和分级装置,粉矿仓和球磨机之间连接一个用于大颗粒分选的第一湿式磁选装置,球磨机和分级装置之间连接一个第二湿式磁选装置。
输送至粉矿仓的-12mm的磁铁矿进入第一湿式磁选装置进行一次磁选,一次磁选后的精矿进入球磨机磨矿,磨矿后的磁铁矿给入第二湿式磁选装置进行二次磁选,而后二次磁选的精矿产品扬送至分级装置进行粒度分级,分级后的粗粒产品返回至球磨机再磨矿,-74μm粒级占40%以上的细粒产品进入后续磨选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分级装置为旋流器或螺旋分级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湿式磁选装置的精矿管道上设置脱磁器,以用于消除因磁选而产生的磁性矿物的磁团聚现象,提高分级作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湿式磁选装置和第二湿式磁选装置为中高场强大颗粒湿式磁选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一次磁选的尾矿还可进行直线筛选,分为尺寸大于1.5mm的粗尾矿和小于1.5mm的细尾矿,一方面可以减少尾矿排放量,另一方面可以将产出的粗尾矿用作建材产品对外出售,增加效益收入;通过合理调整磨矿、分级和磁选的设备配置,改变磨矿分级循环的工艺方法,实现磨选效率的提升,进而达到增加选矿厂产能、降低选矿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使本发明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方法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磁铁矿磨矿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粉矿仓、球磨机和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
(1)粉矿仓和球磨机之间连接一个用于粗颗粒分选的第一湿式磁选装置,球磨机和分级装置之间连接一个用于细颗粒分选的第二湿式磁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