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波束发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1620.8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玉;全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发射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束发射组件,包括LVDS连接器、LVDS解串器、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数控移相器、负压保护电路、负压稳压电路、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微带功分器。LVDS连接器分别与LVDS解串器、负压保护电路、负压稳压电路连接,LVDS解串器与数控移相器、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连接,提供控制信号,负压保护电路经由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放大器漏极;负压稳压电路经片式电阻分压电路与所述放大器栅极连接;第一级放大器依次连接微带功分器、数控移相器、第二级放大器,射频信号输入到第一放大器,进行放大、功分、加权,由第二放大器输出。本发明简化了外部级联接口及芯数,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组件成本,减小了组件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波束发射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工作于更高频率的发射组件可提供更宽的带宽,从而实现通信大容量,满足通信高质量、抗干扰的要求。发射组件作为有源发射相控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成本的很大程度影响着相控阵的性能及成本。现有的发射组件架构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传统架构,单波束工作,外形规整,PCB多层基板混合集成。另一类是采用多波束工作,外形规整,LTCC基板混合集成。组件控制也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TTL电平并行控制,另一类是LVTTL电平经过总线驱动器转换为TTL电平后再并行控制。
利用现有的组件架构及控制进行多波束发射组件设计,主要面临着效率低、质量重及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率、轻质量、低成本的双波束发射组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波束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LVDS连接器、 LVDS解串器、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数控移相器、负压保护电路、负压稳压电路、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微带功分器、射频连接器;
所述LVDS连接器输出端分别与LVDS解串器输入端、负压保护电路、负压稳压电路连接,为LVDS解串器提供差分信号和数字电压,为负压保护电路、负压稳压电路提供电压;所述LVDS解串器输出端与数控移相器控制输入端连接,提供时钟信号、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所述LVDS解串器输出端与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连接,提供漏电控制信号;
所述负压保护电路输出端与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电压输入端连接,提供正电压;所述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漏极,由漏电控制信号控制该电路输出端电压输出;所述负压稳压电路输出端经片式电阻分压电路与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级放大器信号输出端依次连接微带功分器、数控移相器、第二级放大器,射频信号输入第一级放大器,依次进行放大、功分、相位加权、放大处理,由射频连接器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三极管、第一MOS管,所述LVDS连接器负电压输出端依次连接稳压二级管、三极管、第一MOS管栅极;所述LVDS连接器正电压输出端连接至第一MOS管源极,所述第一MOS管漏极连接至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由负压保护电路输出负压保护后的正电压:若该电路无负电压输入,则无电压输出;若有负电压输入,则输出正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包括:驱动器、第二MOS管,所述LVDS解串器连接至驱动器提供控制信号,驱动器连接至第二MOS管栅极;所述负压保护电路连接至第二MOS管源极,提供输入电压,第二MOS管漏极连接至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漏极提供漏电压;该电路在LVDS解串器提供的控制信号有效时,由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输出电压,若控制信号无效,则漏电压供电控制电路无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双波束发射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LVDS连接器连接;LVDS连接器提供数字电压给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件将温度信号回传给LVDS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益补偿方法
- 下一篇:信号识别控制方法及红外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