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疆紫草种子化学萌发效果的判定方法及萌发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9957.5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生军;孙磊;朱广伟;杨建波;丁晓霞;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疆紫草 判定 幼苗 发芽 诱导 赤霉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 数据处理结果 发芽率 化学处理 化学诱导 萌发条件 种子处理 数据处理 酶活力 溶剂 生长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疆紫草种子化学萌发效果的判定方法及萌发方法。本发明中,所述新疆紫草种子通过设定化学方法处理后诱导萌发,该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种子发芽开始至发芽结束的过程中,每天测定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并测定幼苗的相关生长指标;统计所测定的相关指标,对所得指标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定当前化学处理方法的萌发效果。通过上述判定方法确定得到最佳的化学诱导萌发条件并诱导新疆紫草种子的萌发。本发明能对新疆紫草种子化学萌发效果进行最科学、准确的判断,并且判定出新疆紫草种子在赤霉素30~110mg/L发芽率最好、长势更好、酶活力更大,适宜作为播前种子处理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疆紫草种子的化学萌发效果的判定方法以及新疆紫草种子的萌发方法。
背景技术
新疆紫草种子的萌发手段较多,其中化学萌发是非常常用的手段之一,其中包括于秋良等[1]方法、罗会英等[2]方法、李翠香等[3]、李合生[4]、王冠等[5]和成露露等[6]方法。但是,这些化学萌发方法的效果均只是简单的在种子发芽后对幼芽的相关生长指标进行检测后判定得到。事实上,这种判定得到的效果并不科学,缺乏参考意义,这是因为即使幼芽阶段检测效果良好,但是后期发育阶段却依然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判定所选择化学萌发方法的效果,对于新疆紫草种子的萌发、培育、移栽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秋良,杨志贤,李忠芳.pH值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466-1469.
[2]罗会英,杨子祥,杨宇,等.不同消毒剂处理对紫金龙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8,37(2):21-25.
[3]李翠香,刘娜,宋威,等.对羟基苯甲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1):62-65.
[4]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7-268.
[5]王冠,耿丽晶,陈博,等.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银杏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6,(18):34-38.
[6]成露露,张秋园,王东辉等.不同处理对桂花种子萌发率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8,(19):162-16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疆紫草种子化学萌发效果的判定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疆紫草种子化学萌发效果的判定方法,所述新疆紫草种子通过设定化学方法处理后诱导萌发,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种子发芽开始至发芽结束的过程中,每天测定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并测定幼苗的相关生长指标;
(2)统计所测定的相关指标,对所得指标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定当前化学处理方法的萌发效果。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所述过氧化物酶POD通过愈创木酚法测定,所述过氧化氢酶CAT通过紫外吸收法测定。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种子发芽的判断以种子露白1~2mm为准。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相关生长指标包括日均发芽率、总发芽数、发芽率、幼苗根长;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