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丁酸梭菌在鳗鲡肠道的粘附性的复合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8808.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吴少坤;江兴龙;翟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2;A61P1/00;C12R1/145;C12R1/07 |
代理公司: | 35203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酸梭菌 胶质芽孢杆菌 复合菌剂 鳗鲡 肠道定植 宿主肠道 活菌数 益生菌 粘附性 肠道 活菌 繁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丁酸梭菌在鳗鲡肠道的粘附性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100;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浓度独立的为(1‑10)x108CFU/mL。本发明提高了丁酸梭菌在肠道定植的能力,有利于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内长时间逗留、繁殖,以及发挥持久益生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丁酸梭菌在鳗鲡肠道的粘附性的复合菌剂。
【背景技术】
丁酸梭菌,即酪酸菌,常作为益生菌用来防治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人和动物的腹泻、肠炎等疾病。该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内,革兰氏阳性,厌养产芽孢,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益生菌。抗生素的长期使用,造成了残留、耐药菌株产生等负面影响。一般抗生素能够杀死肠道内包括有益常驻菌的所有微生物,致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屏障消失,肠豁膜暴露,易引起细胞损伤,降低对致病菌及有害物质的抵御能力。添加益生菌有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建立生物屏障,促进肠勃膜修复,增强免疫,改善消化环境,抑制有害菌增殖。
益生菌能否粘附于肠道粘膜,被认为是肠道定植的前提条件,也是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内长时间逗留、繁殖,发挥持久益生作用的关键,因此是否具有粘附能力是益生菌菌种筛选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益生菌体外抗菌特性也是其发挥功能的重要原因,通常表现为产生具有抗菌性代谢物质,如有机酸,过氧化氢等,细菌素的分泌,肠道粘附的占位竞争,促进免疫防御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丁酸梭菌在鳗鲡肠道的粘附性的复合菌剂,提高了丁酸梭菌在肠道定植的能力,有利于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内长时间逗留、繁殖,以及发挥持久益生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丁酸梭菌在鳗鲡肠道的粘附性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100。
进一步地,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浓度独立的为(1-10)x108CFU/mL。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利用胶质芽孢杆菌分泌一种于细胞壁外具有一定厚度的稳定粘液状物质(即荚膜),大量的荚膜附着在丁酸梭菌表面,提高了丁酸梭菌粘附于肠道上皮细胞的能力;即提高了丁酸梭菌在肠道定植的能力,有利于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内长时间逗留、繁殖,以及发挥持久益生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丁酸梭菌在鳗鲡肠道的粘附性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100。
较优的,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
所述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活菌浓度独立的为(1-10)x108CFU/mL。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1)实验菌的制备,分别将丁酸梭菌和胶质芽孢杆菌培养24h后,1000r/min离心5min使用培养DMEM培养液,均将菌液调整为1x108CFU/ml备用。
丁酸梭菌从鳗鲡肠道中分离得到。胶质芽孢杆菌由昶科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