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68700.8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昂;皮姗姗;马放;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74 | 分类号: | C12N15/74;C12P19/04;C12N1/21;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表达 exoy 基因 提高 产絮菌 f2 絮凝 产量 方法 | ||
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它涉及产絮菌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研发与应用的局限性,从基因水平提高产絮菌F2的产絮能力,克服产量低的瓶颈问题。本发明利用exoY基因构建了过表达重组载体pBB‑exoY,将该重组载体导入野生产絮菌F2中,获得重组产絮菌株F2‑exoY‑O。与对照菌株相比,重组菌株可以产生大量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且在发酵培养结束时,重组菌株的有效成分含量提高了1~1.5倍。本发明应用于生物产絮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絮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絮凝剂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蛋白质、纤维素、核酸等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弥补传统絮凝剂易产生二次污染、不易自然降解等缺点的新型绿色水处理剂,在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微生物絮凝剂合成路径及调控机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野生菌株产絮产絮能力差、产量低的瓶颈问题。微生物絮凝剂发展需求和强大的组学技术手段引领着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正逐渐由胞外深入到胞内,由宏观扩展到微观。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基因、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微生物絮凝剂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种组学技术的飞跃性发展,为揭示微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解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但目前,从基因水平提高产絮菌株的产絮能力的相关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研发与应用的局限性,无法从基因水平提高产絮菌株F2的产絮能力的问题,并克服产量低的瓶颈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具体方法为:
一、提取产絮菌株F2中带有启动子序列的exoY基因;
二、将exoY基因重组到广宿主表达载体pBBR1-MCS2中,获得含有exoY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BB-exoY;
三、将重组表达载体pBB-exoY导入野生产絮菌F2中,获得exoY基因过表达的重组产絮菌株F2-exoY-O,从而完成所述的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所述的带有启动子序列的exoY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产絮菌F2为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F2是从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获得的,保藏编号为CGMCC 10131。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过表达菌体内编码糖基转移酶的基因会导致胞外多糖产量提升的研究,对多种多糖合成相关编码基因进行表达水平调控,包括exoA、exoC、exoF、exoQ、exoY等,结果表明,exoY基因过表达的重组菌株产絮能力提高最为明显,从而提高了产絮菌F2的产絮能力。本发明首次报道exoY基因过表达可以使产絮菌F2中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产量提高。综上,本发明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基因工程菌,提高絮凝剂产量,为解决产量低的瓶颈问题,推进微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构建的重组产絮菌株F2-exoY-O的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产量提高。与对照组相比,exoY基因过表达的重组产絮菌株,其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有效成分含量提高了1~1.5倍。说明本发明经过基因工程方法所得的产絮重组菌株可以高效合成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
附图说明
图1重组表达载体pBB-exoY结构图;
图2重组产絮菌株的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产量图;其中,A为野生菌株产量图,B为重组菌株产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强化表达exoY基因提高产絮菌F2絮凝剂产量方法,具体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