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检测方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8251.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莫文雄;许中;马智远;郭倩雯;饶毅;栾乐;叶石丰;张群峰;崔晓飞;覃煜;蔡燕春;叶志峰;王荣富;肖天为;刘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罗平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速 驱动 设备 电压 耐受 能力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建模分析计算各工况下可调速驱动设备的测试参数,根据所述测试参数确定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的VTC曲线的膝点;
根据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在各个工况下对应的膝点分别在相应工况下对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进行多次测试,直至测试获得的VTC曲线达到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是指所述VTC曲线可以准确表征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的条件;
根据达到预设条件的VTC曲线确定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
所述测试参数包括低压耐受阈值和/或扰动持续时间阈值,步骤“通过建模分析计算各工况下可调速驱动设备的测试参数,根据所述测试参数确定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的VTC曲线的膝点”包括:
依据可调速驱动设备各测试工况下的配置参数,通过建模分析计算低压耐受阈值和/或扰动持续时间阈值,所述测试工况包括三相电压供电工况、两相电压供电工况和单相电压供电工况;
根据所述低压耐受阈值和/或扰动持续时间阈值确定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的VTC曲线的膝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包括三相电压供电工况;所述三相电压供电工况下的测试参数包括低压耐受阈值和扰动持续时间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耐受阈值的获取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直流环节欠压保护整定值,将所述直流环节欠压保护整定值代入三相电压供电工况对应的第一幅值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在对称暂降下欠压保护的临界幅值;所述第一幅值计算公式包括:
其中,V3th-V表示可调速驱动设备在对称暂降下欠压保护的临界幅值,VDCth表示直流环节欠压保护整定值;
获取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直流电压额定值和暂降恢复时充电电流最大瞬时值,将所述直流电压额定值和所述暂降恢复时充电电流最大瞬时值代入三相电压供电工况对应的第二幅值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在对称暂降恢复时触发过流保护的临界暂降幅值;所述第二幅值计算公式包括:
其中,V3th-I表示对称暂降恢复时触发过流保护的临界暂降幅值,VDCn表示直流电压额定值,Δimax表示暂降恢复时充电电流最大瞬时值,L表示电机变频器直流链路中的电感,C表示电机变频器直流链路中的电容;
将所述对称暂降下欠压保护的临界幅值和所述对称暂降恢复时触发过流保护的临界暂降幅值中的较大值确定为所述低压耐受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包括单相电压供电工况;所述单相电压供电工况下的测试参数包括单相保护的扰动持续时间阈值;所述单相保护的扰动持续时间阈值的确定公式包括:
其中,Tx表示单相保护的扰动持续时间阈值,Tpul表示半波周期,VDCth表示直流环节欠压保护整定值,VLP表示线电压脉冲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包括两相电压供电工况;所述两相电压供电工况下的测试参数包括低压耐受阈值和扰动持续时间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速驱动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耐受阈值的获取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的含非暂降相线电压的峰值和相电压额定值;
根据所述含非暂降相线电压的峰值和所述相电压额定值分别计算所述可调速驱动设备在两相暂降下的欠压保护临界幅值和过流保护临界幅值;
将所述在两相暂降下的欠压保护临界幅值和过流保护临界幅值中的较大值确定为所述低压耐受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2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