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CA-RA的钻孔应变数据的分频段级联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8121.3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光;于紫凝;池成全;樊蒙璇;李凯艳;贺小丹;孙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ca ra 钻孔 应变 数据 频段 级联 校正 方法 | ||
1.一种基于ICA-RA的钻孔应变数据的分频段级联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录入钻孔应变数据,录入同站点的气温、气压和水位数据共4组;
b、应用滑动平均法计算步骤a录入的4组数据的小时值数据;
c、计算同一站点位置的等时间跨度的理论固体潮数据;
d、对步骤b的4组数据的小时值数据和步骤c的理论固体潮数据,共5组数据均进行4层小波分解并重构,将数据分解到5个不同频段内,其中5个不同频段包括低频段作为第一频段,以及细节频段作为第二频段;
e、选取N=1频段作为第一频段时的各因素作为初始状态;
f、计算各因素与对应频段应变的相关系数,并按降序排列;
g、判断是否存在一个相关系数大于0.8,是,进行步骤h;否,进行步骤p;
h、判断应变是否受水位数据影响最大,是,下一步;否,跳至步骤j,判断气温;
i、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计算水位变化引起的应变变化并校正;
j、判断应变是否受气温数据影响最大,是,下一步;否,跳至步骤l,判断气压;
k、利用回归分析计算气温变化引起的应变变化并校正;
l、判断应变是否受气压数据影响最大,是,下一步;否,跳至步骤n,判断固体潮;
m、利用回归分析计算气压变化引起的应变变化并校正;
n、判断应变是否受固体潮数据影响最大,是,下一步;否,跳至步骤p;
o、利用回归分析计算固体潮变化引起的应变变化并校正;
p、判断是否最后一层已经校正结束,是,下一步;否,频段数N加1进入细节频段并重复步骤f~o;
q、叠加各频段内剩余的应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录入钻孔应变数据,录入同站点的气温、气压和水位数据具体为选取一个台站的四分量钻孔应变数据、气温数据、气压数据和水位数据,制作成按照分钟值采样的时间序列。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计算4组数据的小时值数据具体包括将分钟值采样的时间序列转换小时值,采用滑动窗平均法,其中第T个窗内的表达式如公式(1),
w为窗长,i为分钟值采样点数,t代表小时时间序列;
将第T个窗内集合为:Ah=[Ah(1),Ah(2),...,Ah(T)] (2);
应变、气温、气压和水位数据代入到(1)和(2)式,转换后的应变、气温、气压和水位数据分别表示为Sh,Th,Ph,Wh。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计算同一站点位置的等时间跨度的理论固体潮数据为计算序列长度为N的小时值理论固体潮,记为ETh。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利用一维离散小波分析将每组数据分解4层并重构到5个不同频段中。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f所述的计算各因素与对应频段应变的相关系数,具体包括:选取时间范围(-a,+a),逐步尝试所有可能的滞后时间,计算钻孔应变数据和另一组带滞后项的因素数据的相关系数,以使相关系数达到最大的滞后时间td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81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联合去噪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