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迭代法的综合回弹补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7387.6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刘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21D22/02 |
| 代理公司: | 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怡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130000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弹 冲压模具 回弹补偿 数学模型 冲压 补偿点 法向量 连线 回弹补偿型面 平移 补偿方向 补偿距离 材料模型 产品形状 分析工具 模具调试 目标零件 网格节点 形状误差 公差 补偿型 冲压件 迭代法 元模型 比对 算法 网格 向量 | ||
1.一种基于迭代法的综合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处理目标零件,得到可以用于有限元分析格式的数学模型;
2)选取合适的材料模型;
3)对各部件实例划分网格并提交计算任务;
4)对冲压模拟后的零件进行回弹计算,导出回弹前后的零件以及节点坐标信息;
5)计算回弹前后节点的法向量和同一节点回弹前后节点连线向量,将回弹后节点的法向量平移到回弹前的同一节点,并以回弹前节点的法向量为轴作镜像得到新的向量,求出节点连线向量和回弹后节点法向量之间的角度,将得到的新向量再向内旋转该角度得到最终的回弹补偿方向;
6)在该补偿方向上取节点连线距离的长度作为补偿距离得到补偿点云,将补偿点云处理后得到回弹补偿型面,将该型面作为冲压模具再导入到有限元分析工具中进行冲压模拟;
7)再次比对回弹后的零件和目标零件之间的形状误差,若满足产品形状公差ε,则得到了回弹补偿型面;
8)若不满足产品形状公差ε,则将回弹补偿型面作为初始模具,重复步骤4)至步骤7),直到满足公差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迭代法的综合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冲压件的数学型面使其与冲压成形后的产品型面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迭代法的综合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划分应足够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迭代法的综合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冲压模拟后还未计算回弹的零件作为型面对比的参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迭代法的综合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迭代方式逐步减小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3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