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7199.3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解启飞;张芳;张道明;王亚坤;王惠亚;赵立敏;卢玉英;邓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31208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2011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固态电解质 电解液 正极 锂离子电池 负极反应 直接反应 催化剂 传统锂离子电池 使用安全性 新型锂离子 锂离子传输 负极 电池反应 电池结构 负极材料 内部短路 正极材料 破损 媒介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正极和负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正负极反应催化剂材料的薄膜、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包括如下步骤:
(1)将正极材料涂布在集流体两侧,干燥固化;
(2)将负极材料涂布集流体两侧,干燥固化;
(3)采用叠片或者卷绕工艺配合薄膜或固态电解质膜、正极和负极将其制成电芯;
(4)将以上步骤得到的电芯材料配合电解液封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步骤(3)中使用固态电解质膜,则步骤(4)省去电解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须不能直接与对应负极材料发生反应或者反应速率极慢,同样,所述负极材料须不能直接与对应正极材料发生反应或者反应速率极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作为正负极材料发生反应的催化剂,即为催化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作为正负极材料发生反应的催化剂,即为固态催化电解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电解液作为正负极材料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4h-12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干燥固化条件为: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4h-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1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包锂电池270度折边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