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6905.2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钢;罗传威;陈官韬;焦永昌;丁金闪;张立;翁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3/36 | 分类号: | H01Q3/36;H01Q1/38;H01Q1/48;H01Q21/06 |
代理公司: | 61205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阵天线 反射阵列 控制电路 延迟线 相移 地板 缝隙耦合结构 金属辐射体 补偿相位 电路设计 介质基板 设计过程 天线单元 直流偏置 半波长 介质板 可重构 主波束 导通 加载 时偏 微带 天线 截止 灵活 加工 应用 | ||
1.一种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包括反射阵列(1)、第一介质板(2)、第一地板(3)、第二介质板(4)、相移延迟线(5)、直流偏置线(6)、第二地板(7)、控制电路(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阵列(1)由M×N个相同的金属辐射体(9)以半波长为周期组成,其中,M、N为1<M<50,1<N<5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所述的第一介质板(2)与第二介质板(4)压合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第一地板(3)位于第一介质板(2)的下表面,第二地板(7)位于第二介质基板(4)的下方;所述的相移延迟线(5)上加载一个PIN二极管(10);所述的相移延迟线(5)上设置短路扇形结构(11);所述的相移延迟线(5)为倒L型,由两段微带线组成;所述的直流偏置线(6)上设置扇形枝节(12);所述的直流偏置线(6)与相移延迟线(5)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9)与直流偏置线(6)连接;所述的直流控制电路(9)包括主控芯片(13)、数字逻辑芯片(14)、驱动芯片(15)、指示灯(16)、自检端子(17);主控芯片(13)与数字逻辑芯片(14)连接,数字驱动芯片(15)与指示灯(16)连接,自检端子(17)与地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阵列(1)中的金属辐射体(10)的半径R取值范围为5~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地板(3)、第二地板(7)均采用金属结构,第一地板(3)的缝隙长度取值范围为10~18mm,缝隙宽度取值范围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移延迟线(5)的长度L1+L2取值范围为5~25mm,宽度取值范围为1.5~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偏置线(6)宽度取值范围为0.1~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地板(7)与第二介质板(4)距离取值范围为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耦合结构的可重构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路扇形结构(12)的半径R1取值范围为2~4mm,扇形弧度θ取值范围为6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69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扇形双谐偶极子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