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触敏的操作元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6745.1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B·施密特;T·博登施泰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德国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操作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触敏的操作元件(1),其中触敏的操作元件(1)具有壳体(3)和设置在壳体(3)中的载体元件(4),所述载体元件构成用于设置至少一个触敏的输入件(5),尤其触摸板或触摸屏,其中载体元件(4)经由至少一个复位元件(6)能够相对于壳体(3)运动地支承,其中在壳体(3)中设置有具有接触元件(10)的促动器单元(7),所述接触元件构成用于触敏的输入件(5)的,尤其载体元件(4)的振荡激励,其中促动器单元(7)经由连接元件(12)与导体装置(11),优选地与电路板电连接,其中连接元件(12)构成为导电橡胶(1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触敏的操作元件,其中触敏的操作元件具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载体元件,所述载体元件构成用于设置至少一个触敏的输入件,尤其触摸板或触摸屏,其中载体元件经由至少一个复位元件可相对于壳体运动地支承,其中在壳体中设置有具有接触元件的促动器单元,所述接触元件构成用于触敏的输入件的,尤其载体元件的振荡激励,其中促动器单元经由连接元件与导体装置,优选地与电路板电连接。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机动车的触敏的操作元件,所述触敏的操作元件具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载体元件。载体元件用于设置触敏的输入件,所述输入件例如构成为触摸板或触摸屏。载体元件经由至少一个构成为弹簧元件的复位元件可相对于壳体运动地支承,其中触敏的输入件,尤其载体元件通过具有线圈本体的促动器单元被振荡激励,所述线圈本体设置在促动器壳体中。为此,促动器单元经由构成为线缆的连接元件与电路板电连接。触敏的操作元件的制造将线缆与线缆接口连接,所述线缆接口设置在促动器单元上。线缆的另一端部具有插头,所述插头必须与电路板连接。触敏的操作元件的制造由此是非常成本密集的。替选地和或附加地,线缆也可以与电路板焊接或者线缆可以借助于压入触点与电路板连接。然而,所述解决方案也在触敏的操作元件的制造工艺的范围内是非常复杂的、耗时的进而也是非常昂贵的。尤其,电路板的焊接部位可能持续地由于由促动器单元产生的振荡而被损坏,使得与促动器单元连接的连接元件可能与电路板松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敏的操作元件,所述触敏的操作元件具有简单的且低成本的结构构造。
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尤其通过权利要求1的表征部分实现。
在此提出,连接元件构成为导电橡胶。
导电橡胶可以节省位置地设置在触敏的操作元件的壳体中,使得触敏的操作元件具有非常紧凑的且简单的构造。在此可以放弃将附加的线缆用于触敏的操作元件,所述附加的线缆必须借助于焊接连接或卷边连接与电路板和/或促动器单元电连接。由此,通过使用导电橡胶有利地减小了用于触敏的操作元件的制造成本。导电橡胶的安装也可以由工人或机床简单地进行。
如果导电橡胶在预先定义的位置中由机床或工人定位,那么自动地通过将触敏的操作元件的各个构件组装导电橡胶可靠地且安全地与促动器单元和电路板电连接。用于连接促动器单元和电路板的任何其他的连接技术由此可以成为多余的,使得在制造触敏的操作元件的制造中产生显著的成本优势。此外,可以通过使用导电橡胶将促动器单元灵活地定位在壳体中,因为由于导电橡胶的与线缆相比小的且紧凑的构成方式,所述导电橡胶可以在多个位置处,尤其在导体装置上设置。
根据本发明设有触敏的输入件。将术语“触敏的输入件”解释为范围广的。通常是输入设备的一个部件,所述部件限定朝向操作员的输入面,在所述输入面上通过传感机构探测由用户的输入器官或手指的接触。优选地,触敏的输入件是触摸板,也就是说具有对在与输入件相关的输入面上的接触的位置分辨的探测的无显示的输入件或触摸屏,也就是说具有对在于输入件相关的输入面上的接触的位置分辨的探测的输入件,其中在后一种情况下,与输入面还关联有电子显示器,尤其电子像素矩阵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瑞有限公司,未经普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6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