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伤分类携行背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6072.X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陈锋;郭宇;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1D1/04 | 分类号: | A41D1/04;A41D27/20;A41D27/00;A41D31/00;A41D13/00;A41D13/01;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11781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学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心前片 背心 背心后片 检伤 肩部连接处 麦克风记录 背心肩部 金属挂环 可拆卸的 口袋表面 名称标识 评估结果 语音播报 魔术贴 分类 光色 携行 粘贴 器械 量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伤分类携行背心,它包括背心前片、背心后片,背心前片和背心后片的肩部连接处设置有小袢,背心前片上连接有多个口袋。其优点是:通过在背心肩部设置金属挂环、不同口袋表面设置不同夜光色的器械名称标识牌、口袋采用魔术贴的粘贴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背心上、设置麦克风记录伤员信息并自动给出伤员伤情等级和量化评分并语音播报评估结果,从而有效克服现有检伤分类背心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军用装备检伤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伤分类携行背心。
背景技术
为快速有效应对部队在演习、训练以及实战过程中现场急救需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尽快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依据伤员伤情开展针对性的急救处置,合理利用急救资源,从而缩短抢救时间,提高伤员的救治效率。
在战现场急救检伤分类时,按照传统的方式,救援人员需要将生命体征相关测量仪器放置于急救箱体或背囊中,由医护人员背负,在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时,需要反复进行取下背囊,打开背囊,寻找所需器械,再整理放回器械等过程,整个检伤分类过程中,存在冗余重复性操作较多、取用和寻找器械不便等缺点,导致救援效率较低,浪费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与携行背心相关的装置。如专利“201720169411.2”公开的“一种战现场分类检伤马甲”,专利“201620237230.4”公开的“分类马甲”。专利201720169411.2和专利201620237230.4战现场分类检伤背心均设置较多口袋用于携行不同种类的分类检伤仪器,其中包括记录口袋或姓名粘牌,需要医护人员将伤病员的个人信息及检伤分类结果手动记录。
目前现有的检伤分类背心具有如下缺点:1.由于口袋设置较多,且未对口袋内置器材进行明确标记,口袋缺乏夜光功能,医务人员难以在黑暗环境下即刻分辨所需器械所在位置,由此导致救治时间过长,救治效率降低;2.无伤情智能自动量化分级功能,具体伤情评估判断,仍需专业人员进行。在野战急救和应急救援情况下,缺乏专业化的伤情评估人员,非专业人员无法完成高质量的伤情评估。由于缺乏智能化的辅助分类手段,造成了野战急救和应急救援条件下检伤分类效率的低下;3.救治人员在战现场进行救治时,要使伤病员快速脱离危险境地,只能依靠担架的方式搬运伤病员,缺乏适合的拖曳搬运装置,导致搬运效率低,不能将伤病员快速撤离危险境地。
目前的检伤分类包囊和背心功能过于单一,不能满足更广泛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研发一种携行方便、能够提高分类检伤效率的检伤分类携行背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伤分类携行背心,通过在背心肩部设置金属挂环、不同口袋表面设置不同夜光色的器械名称标识牌、口袋采用魔术贴的粘贴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背心上、设置麦克风记录伤员信息并自动给出伤员伤情等级和量化评分并语音播报评估结果,从而有效克服现有检伤分类背心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检伤分类携行背心,它包括背心前片、背心后片,背心前片和背心后片的肩部连接处设置有小袢,背心前片上连接有多个口袋。
所述的金属挂环固定于小袢上,作为救援装置使用,方便手握或挂接拖曳。
所述的多个口袋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口袋、血压带口袋、听诊器口袋、压舌板口袋、耳温枪口袋、棉签心电贴口袋、集成口袋。
所述的背心前片表面设置有多条魔术贴的毛面或者刺面,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口袋、血压带口袋、听诊器口袋、压舌板口袋、耳温枪口袋、棉签心电贴口袋、集成口袋的背面设置有至少一条魔术贴的刺面或者毛面,背心前片上设置的魔术贴毛面或者刺面与上述口袋背面设置的魔术贴的刺面或者毛面相互配合达到活动连接的目的。
所述的背心后片内侧设置有挂袢,可用于挂置。
所述的背心后片外侧设有红十字标志和反光标志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6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塑杯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可打包的服装系统和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