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5982.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陈卫;司倩;赵建新;张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33/135;A61K35/745;A61P1/00;A61P1/10;A61P1/16;A61P1/18;A61P3/10;A61P25/22;A61P25/2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江南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歧双歧 杆菌 ccfm1063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及其应用,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能够在肠道内快速定植,显著改善由二型糖尿病造成的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降低葡萄糖耐量时曲线下面积;显著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血清中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显著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显著改善二型糖尿病肝脏组织中炎症的水平;显著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胰腺、肝脏等组织的病理损伤;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对全氟辛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具有缓解全氟辛酸毒性的能力;显著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便秘情况且可以提高肠道内Allobaculum属的水平,具有缓解焦虑抑郁和结肠炎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导致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活动量减少,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得患病率大幅度增高。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表示,2017年,全球有4.25亿年龄大于19岁的人患有糖尿病,如果维持这种趋势,约30年后,糖尿病患者人数将高达6.93亿人。因此,控制糖尿病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由于二型糖尿病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其集簇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此外,二型糖尿病均伴随着肠道微生态的紊乱,同时也与抑郁、焦虑等精神性疾病紧密相关。另外有研究表明,职业暴露于PFOA的工人的Ⅱ型糖尿病死亡风险增加,因此日常生活中的PFOA暴露,是人类Ⅱ型糖尿病发病的潜在风险。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作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701。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在制备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在制备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能够用于制备缓解二型糖尿病造成的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异常的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在制备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中的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还能够用于制备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中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在制备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中的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还能够用于制备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肝脏组织中炎症的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在制备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中的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还能够用于制备改善二型糖尿病造成的胰腺、肝脏等组织的病理损伤的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在制备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中的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歧双歧杆菌CCFM1063还能够用于制备吸附PFOA、缓解PFOA毒性的功能性菌剂、食品和或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5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