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光伏组件的包边工装、生产工艺及光伏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5564.7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先格;蒋世用;刘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组件 工装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光伏组件的包边工装、生产工艺及光伏组件,所述包边工装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用于固定光伏组件,所述框体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对应设置,且所述导流槽内壁与所述光伏组件外表面之间形成U型溢胶空间。本发明的包边工装通过设置导流槽,光伏组件装入工装后层压,高温使得封装胶膜融化形成流体,流体进入导流槽中并填满U型溢胶空间,从而使光伏组件形成U型包边,有效保护光伏组件两侧的玻璃边缘,减少光伏组件边缘破损的问题。另外,利用了原本需要另外削掉的溢胶,直接在层压工艺流程中形成U型的保护包边,无需额外的工艺流程或物料成本,大大节省物料,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光伏组件的包边工装、生产工艺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传统化石能源已接近枯竭且污染严重。太阳能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安全可靠无污染。
传统双玻光伏组件玻璃边缘直接裸露,在生产、运输、搬运、安装的过程中极易磕碰损坏;普通C型包边的双玻组件溢胶仅能保护组件的侧边,而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的边缘没有保护,仍然容易磕碰损坏,双玻组件通常正面使用钢化玻璃,背面使用半钢化玻璃,具有较大的内应力,一旦磕碰,整块玻璃都会碎裂,组件直接报废,资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光伏组件的包边工装、生产工艺及光伏组件,解决了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的边缘没有保护,容易磕碰损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包边工装,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用于固定光伏组件,所述框体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对应设置,且所述导流槽内壁与所述光伏组件外表面之间形成U型溢胶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具有与所述光伏组件对应的内部凹槽,所述内部凹槽的四边设置有所述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扣合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扣合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所述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扣合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凸起或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定位槽或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框架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框架的周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包边工装的光伏组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将光伏组件装入框体中,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位于所述导流槽内;步骤:S20:对装入所述框体中的所述光伏组件进行层压,封装胶膜融化形成流体,流体填入所述导流槽中并填充U型溢胶空间,最后形成U型包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上述的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的外周仅设置有U型包边。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双玻组件。
本发明的包边工装通过设置导流槽,光伏组件装入工装后层压,高温使得封装胶膜融化形成流体,流体进入导流槽中并填满U型溢胶空间,从而使光伏组件形成U型包边,有效保护光伏组件两侧的玻璃边缘,减少光伏组件边缘破损的问题。另外,利用了原本需要另外削掉的溢胶,直接在层压工艺流程中形成U型的保护包边,无需额外的工艺流程或物料成本,大大节省物料,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5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