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复合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64768.9 | 申请日: | 201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4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帝诚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82 | 分类号: | H01B7/282;H01B7/02;H01B7/18;H01B7/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复合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复合电缆,包括由一节以上的保护套拼接组成的电缆外被层,保护套内中间均具有一个电缆保护腔,电缆芯线设置于电缆保护腔内,每节保护套的一端均设置一装配凸部,相邻侧的装配凸部装入于一侧的保护套内并密封;本发明的复合电缆,具有非常好的抗拉伸缓冲能力,同时能够在其中一处的保护套破洞时,利用弹性充气带的膨胀来填补破洞,防止外部水汽进入发生短路等,增加电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社会的快速发展,电缆作为一个电能或者信号传输的重要产品,也得到了快速而有效的发展,目前的电缆结构都比较的单一,电缆芯线一般由外部的电缆保护层保护,而电缆保护层的强度低,在使用久后,容易因为老化或者其它外部因素,导致电缆保护层破损出现孔洞,进而直接裸露内部的芯线,外部水汽会进入到内部,使得电缆短路,或者内部芯线断裂。而且电缆很多场合下都要求其有很好的抗拉能力,目前的一体式电缆,在受拉时没有缓冲结构,导致电缆很容易因为牵拉而破损,强度大,而一旦外保护层破损,其内部的电缆芯线也会很快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安全复合电缆,采用一种全新的结构,既能够解决电缆外保护层被破坏造成的芯线损坏问题,又具有非常好的弹性抗拉能力,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能够将电缆应用在更多复杂的环境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安全复合电缆,包括由一节以上的保护套拼接组成的电缆外被层,保护套内中间均具有一个电缆保护腔,电缆芯线设置于电缆保护腔内,每节保护套的一端均设置一装配凸部,相邻侧的装配凸部装入于一侧的保护套内并密封;
每节保护套的端面上环绕保护套圆周方向一圈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限位通孔,限位通孔与保护套等长,穿过各保护套的限位通孔均设置有一根与电缆外被层等长的弹性充气带,位于每节保护套的外部均固定设置一储气环,储气环的内圈设置有一根以上的导气管,一根以上的导气管一端与储气环相通,另一端插入于保护套内部并与每根弹性充气带连接导通,储气环内的气体穿过导气管进入到弹性充气带内,储气环的外部包裹有一根以上的锁紧件,锁紧件挤压储气环并将储气环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弹性充气带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充气带均采用具有弹性膨胀能力的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储气通道,所述储气环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储气腔,所述储气腔通过导气管与储气通道连接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充气带远离电缆芯线一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凹槽内均嵌入设置有橡胶保护条,橡胶保护条的一端微凸于弹性充气带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环采用柔性橡胶材料制成,其内部的储气腔中存储惰性气体,所述锁紧件均采用一个以上的弹性圈,弹性圈被锁紧件撑开,弹性圈对锁紧件施加一个挤压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配凸部的外部均包裹一层硅胶密封层,所述装配凸部的外径等于电缆保护腔的内径,装配凸部通过硅胶密封层与电缆保护腔内壁面密封装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环呈环形,其套装在保护套的外部并打胶水粘接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的电缆外被层内布置有一圈的弹性充气带,这样电缆外被层在某处破损之后,由于弹性充气带在失去限位力后,会在储气环的作用下,使得弹性充气带在电缆外被层的破损处膨胀,进而利用膨胀的弹性充气带来填补电缆外被层的破洞之处,减少水汽的进入,增加内部芯线在破洞之后的使用寿命;
二、本发明采用一节以上的保护套,这样在牵拉时,可以利用弹性充气带来实现缓冲牵拉,增加弹性缓冲力,使得轴向牵拉力可以实现缓冲,增加电缆整体的抗拉能力;
三、本发明利用一个以上的凸出的储气环作为外部支撑,可以增加电缆的整体抗压能力,使得在顶部受压时,利用弹性的储气环来实现缓冲,增加顶部抗压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帝诚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帝诚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47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