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水管网漏失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4176.7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5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林英姿;王建辉;王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E03B7/00;G06Q1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管网 漏失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水管网漏失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地区的地质特性,选择材料合适该地区地质特性的给水管道;对计量水表的计量精度进行检定校验;配件及阀门的防腐加强处理;大口径计量表的使用期限进行检查;建立给水管网数据资料库;建立基于GPS的维修控制调度平台;求解出漏失量;设定给水管网水压;建立多处压力监测点;本发明通过从地质特性角度出发,选择符合地质特性的给水管道材料组成给水管网,能有效从源头控制给水管网漏失发生率,通过安装减压阀、计算得到最优的阀门控制方案,以及通过对用水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该地区用水量指导方案,合理设定给水管网水压,多方面对漏失进行控制,能提高给水管网漏失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管网漏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水管网漏失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漏失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现象,漏失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给供水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解决供水管网漏损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世界供水行业,如何对给水管网漏失进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给水管网漏失水量主要是从管道、管件、消火栓等处的漏水量,对于出现漏失水量时,传统的给水管网漏失的控制方法由于很难确定漏失点的准确位置和漏失的水量,进而无法及时地对给水管网漏失进行及时的控制处理,仍然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现有的给水管网漏失控制方法大多数都是从漏失产生后才开始进行控制,控制效率和效果都比较低下,无法适应发展需求,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给水管网漏失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给水管网漏失的控制方法,通过从地质特性角度出发,选择符合地质特性的给水管道材料组成给水管网,能有效从源头控制给水管网漏失发生率,通过安装减压阀、计算得到最优的阀门控制方案,以及通过对用水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该地区用水量指导方案,合理设定给水管网水压,多方面对漏失进行控制,能提高给水管网漏失控制效果,能减少水源浪费,从而降低经济损失。
本发明提出一种给水管网漏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地区的地质特性,选择材料合适该地区地质特性的给水管道组成给水管网;
步骤二:对给水管网内的计量水表的计量精度进行检定校验,确保所有应用于给水管网内的计量水表计量精度准确无误;
步骤三:对所有应用于给水管网内的配件及阀门进行相应的防腐加强处理;
步骤四:定期及不定期地对给水管网内的所有大口径计量水表的使用期限进行检查,对超过使用期限的大口径计量水表进行及时更换;
步骤五:根据给水管网参数数据,建立给水管网数据资料库;
步骤六:根据给水管网覆盖区域,建立基于GPS的维修控制调度平台;
步骤七:在给水管网中安装减压阀,对减压阀出口的压力进行计算得到最优的阀门控制方案,然后建立关于小区单元入户端的节点压力漏失量模型,求解出漏失量;
步骤八:对用水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该地区用水量指导方案,并设定给水管网水压,得到一个水压安全值;
步骤九:在给水管网所在区域内建立多处压力监测点,实时检测给水网管内的压力,对压力与水压安全值变化幅度较大的监测点,通过基于GPS的维修控制调度平台进行及时排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选择材料合适该地区地质特性的给水管道组成给水管网时,需要考虑的地质特性包括地质结构类型、地质酸碱值以及给水管网所在地区的地质板块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给水管网内的计量水表包括源水表、进厂水表、出厂水表和售水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防腐加强处理时,采用在配件及阀门上热喷涂PE防腐涂料的方式进行防腐加强,PE防腐涂料的热喷涂厚度为2-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4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